葛璝山
亦名葛仙山、葛家山。在今四川彭州市北四十里。《寰宇记》 卷73九陇县: 葛璝山 “在县北四十八里。《周地图记》 云: 上有葛永璝祠。永璝学道于此山”。《新唐书· 王勃传》: “客剑南。尝登葛璝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即此。
亦名葛仙山、葛家山。在今四川彭州市北四十里。《寰宇记》 卷73九陇县: 葛璝山 “在县北四十八里。《周地图记》 云: 上有葛永璝祠。永璝学道于此山”。《新唐书· 王勃传》: “客剑南。尝登葛璝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即此。
在今广东化州市南。《舆地纪胜》 卷116化州: 帽子山“在城南五里。其形如帽”。《方舆纪要》 卷104化州: 帽子山 “在州西南五里。以形似名”。
清初改高罗安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镇。雍正十三年 (1735)废。
战国赵邑,后属燕。在今河北任丘市北鄚州镇东北三里。《史记· 赵世家》: 惠文王五年 (前333),“与燕鄚、易”。西汉置县。古邑名。战国赵邑,后属燕。在今河北省任丘市北鄚州镇。赵惠文王五年(前294年
在今江苏溧阳市南。《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溧阳县: 锡华山 “在县南四十五里。峰峦秀出,一名小华山”。
又名大山砦。即今江苏沛县西南三十里七山下栖山镇。清乾隆四十六年 (1781) 沛县城被冲没,曾迁治于此。
即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其宗。清雍正七年 (1729) 置其宗喇普土把总。
战国时郪国都城。在今四川三台县南郪江镇 (千字坟)。《寰宇记》 卷82梓州飞乌县: 故城“在今县北三十五里故郪王城”。《方舆纪要》 卷71潼川州: 废郪县,“宋白曰: 故郪城在县南九十里,临江,一名郪
唐置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贵州锦屏县东南。南宋以后废。唐置,治今贵州省锦屏县东南。辖境相当今贵州省锦屏、黎平等县。属黔州都督府。南宋后废。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毕生礁,在石盘仔南13.5海里。为一长约9公里、宽约2公里的环礁。低潮时出露。中国渔民向称石盘。1935年公布名称为披尔逊岛。1947年改名毕生岛。1983年改为毕生礁。
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永州。治所在今陕西甘泉县西北。贞观四年 (630) 为永州治。八年 (634) 并入金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