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卜韩胡宣慰司
亦作穆坪土司。明永乐八年(1410) 置,属雅州。治所即今四川宝兴县。《方舆纪要》 卷74: 董卜韩胡宣慰司 “在成都府境西北,直威州、保县之西。……贡道有三: 一由杂谷八稜碉出保县; 一由清溪口出崇庆州; 一由灵关出雅州。近与杂谷不睦,故直由雅安。历代朝贡不绝”。清属雅州府。1928年改为穆坪设治局。
明永乐八年(1410年)置,治今四川省理县西。辖境约当今四川省理县西部至天全县西北部一带。后废。清康熙元年(1662年)复置。后废。
亦作穆坪土司。明永乐八年(1410) 置,属雅州。治所即今四川宝兴县。《方舆纪要》 卷74: 董卜韩胡宣慰司 “在成都府境西北,直威州、保县之西。……贡道有三: 一由杂谷八稜碉出保县; 一由清溪口出崇庆州; 一由灵关出雅州。近与杂谷不睦,故直由雅安。历代朝贡不绝”。清属雅州府。1928年改为穆坪设治局。
明永乐八年(1410年)置,治今四川省理县西。辖境约当今四川省理县西部至天全县西北部一带。后废。清康熙元年(1662年)复置。后废。
在今江西黎川县西。《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弋阳隘在“县西六十里。与南丰县接界,今为弋阳铺”。
泛指黄海、东海的近海地区。以在大海之右(西),故名。元置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治婺州路(今浙江金华市)。明置海右道,治济南府 (治今山东济南市)。泛指黄海、东海的近海地区,以其在大海之右(西),故名。
即今甘肃榆中县境内苑川河。源出县南新营诸山,东北流至甘草店折而西北流入黄河。《水经·河水注》: “苑川水出勇士县之子城南山,东北流历此成川,世谓之子城川。又北径牧师苑,……又北入于河也。” 西晋末鲜卑
一作新中。战国赵邑。在今河南安阳市东南。《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五十年(前257), 王龁从张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南。秦改名安阳。
明洪武八年 (1375) 置,属播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南重安镇。《方舆纪要》 卷121黄平州: 重安废长官司 “司近重安江,故名”。万历二十九年 (1601) 废。明初置,治今贵州省黄平县西南
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南新地镇长盈村城山。《方舆纪要》 卷108苍梧县: 废歌罗城,“ 《志》云: 在府西南六十里。隋开皇中,李贤所筑以屯兵处。久废”。今遗址尚存。
一名大青山。在今四川渠县东北。《后汉书·吴汉传》 李贤注: “宕渠,山名,因以名县。”《寰宇记》 卷138渠州: “宕渠山一名大青山,在县东五十八里。《蜀都赋》: 外负铜梁于宕渠。” 《舆地纪胜》 卷
在今四川梁平县西南。《舆地纪胜》卷179梁山军:多喜山“距军西南五十里。山或有丹光夜现,则是境之人必多有喜事,故名。陈希夷常修道于此,石枕存焉。有雌雄二泉,名浴丹井,春夏则左盈右竭,秋冬时右盈左竭”。
在今湖北京山县城南六十里。《舆地纪胜》卷84郢州:子陵山洞“在京山县南六十里。即严子陵隐所也。傍有石室, 名帝星井, 寺曰净安。尝有一星光芒见井中”。《清一统志》误作“陵子山”。
即胡良渡。在今河南滑县东北。《资治通鉴》: 五代晋天福二年 (937),“杨光远奏引兵逾胡梁渡”。胡三省注: “此即史思明所济胡良渡也,在滑州北岸澶州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