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岩山
在今湖北通城县西。《方舆纪要》 卷76通城县: 虎岩山 “在县西三十里。山深杳,虎穴其中”。
在今湖北通城县西。《方舆纪要》 卷76通城县: 虎岩山 “在县西三十里。山深杳,虎穴其中”。
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六里中条山腰。《清一统志·蒲州府》:万固寺“在永济县东南十五里中条山麓。唐大中间建,初名建元,后改今额”。但寺内碑文则称“创自元魏”,当以碑记较为可靠。宋代曾重修,明嘉靖三十四年
宋大理置,属威楚府。在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坝子。明 《寰宇通志》 卷113元江府: “旧名椤槃甸。椤槃,花名,本甸所产者。后讹为罗必甸。” 元置元江路。
唐置,为羁縻州,属幽州都督府。治所在来苏县(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北三十六里广阳城村)。《旧唐书·地理志》 夷宾州:“乾封中于营州界内置,处靺鞨愁思岭部落,隶营州都督。万岁通天二年,迁于徐州。神龙初,还隶幽
北周宣政元年 (578) 置,治所在永年县(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城关镇)。以洺水为名。隋大业初改为武安郡。唐武德初复名洺州。辖境相当今河北邯郸、鸡泽、永年、曲周、丘县、肥乡、武安等市县地。天宝元年 (74
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梅林村。旧属怀远县,清雍正九年 (1731) 置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清雍正九年(1731年)于此设巡检司。
①又作统门水、徒门河、土门河、豆满江。即今吉林东南中朝界河图们江。《清一统志·吉林一》: 图们江 “在宁古塔城南六百余里。源出长白山,东北流绕朝鲜北界,又东南折会诸水入于海”。图们江除下游入海处一小段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淇州置,属卫辉府。治所即今河南淇县。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在河南省北部。属鹤壁市。面积581平方千米。人口25.8万。辖3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朝歌镇。
又作哑齐、大亚齐。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亚齐特区一带(一名哥打拉夜)。元汪大渊《岛夷志略》“重迦罗”条译作亚崎。
在今河南南阳市西七里麒麟冈。《水经·淯水注》:梅溪水“南径百里奚故宅。奚,宛人也。于秦为贤大夫”。
旧名喀喇巴尔噶逊。俗名达坂城。清乾隆四十七年 (1782) 筑,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县东南达坂城镇。四面皆山,有险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