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城县

西城县

①秦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北四里汉水之北。东汉为西城郡治。三国魏黄初二年(221)为魏兴郡治。晋属魏兴郡。北魏移治汉水之南,即今安康市。北周天和四年(569)废。隋义宁二年(618)复改金川县为西城县,治所即今安康市。唐为金州治。天宝元年(742)为安康郡治,至德二年(757)为汉阴郡治,乾元元年(758)复为金州治。元废。

②北魏太和中侨置,为东恒农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内乡县西北。西魏改为武关县。

③南齐改哀牢县置,属永昌郡。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境。南朝梁末废。

④隋开皇时置,属端州。治所在今广东阳春市西七十里。大业初废入铜陵县。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春州。后废。


古县名。(1)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置,治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西魏移治今安康市。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改为吉安县。隋义宁二年(618年)复改金川县为西城县,治所仍旧。元废。历为汉中郡、西城郡、魏兴郡及梁州、金州治所。(2)南朝齐置,治今云南省盈江县境。属永昌郡。后废。(3)隋初置,治今广东省阳春市西。属高凉郡。大业初废。


猜你喜欢

  • 武寿县

    唐长安四年 (704) 置,属和州。治所即今安徽含山县。神龙元年 (705) 改为含山县。古县名。武周长安四年(704年)置,治今安徽省含山县。属和州。唐神龙元年(705年)改名含山县。

  • 日月湖

    又名洪源湖。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北二十里。中有二小山,东曰日、西曰月。《明一统志》卷49南昌府: 日月湖“水涸则分为二,涨则合为一,中有石人滩。古谚云, 日月湖明良将出,石人滩合状元生”。湖水北流入鄱阳湖

  • 荆门军

    五代梁时南平王高氏置,治所在当阳县(今湖北当阳市)。不久废。北宋开宝五年 (972) 复置,治所在长林县 (今湖北荆门市)。熙宁六年(1073) 废。元祐三年 (1088) 复置,端平三年(1236)

  • 春秋宋邑,后入楚。在今江苏邳州市西北泇口。《春秋》: 襄公十年 (前563),公会晋侯、宋公、卫侯等 “会吴于柤”。即此。《水经·沭水注》 引京相璠曰: “宋地,今彭城偪阳县西北。” 在今山东微山县东

  • 朱坑墟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珠坑镇。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移滨江巡司于此。

  • 当道城

    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北。《水经·沮水注》:“沮循郑渠,东径当道城南,城在频阳县故城南。”

  • 加哩林

    即今台湾台南县西南佳里镇。明陈第《东番记》:“其地……又有双溪口,加哩林。”即此。即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佳里镇。始见于明。陈第《东番记》:“其地……又有双溪口,加哩林。”杜臻《彭湖台湾述略》作“茄哩屿”

  • 夷邻县

    唐置,属羁縻悦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境。后废。

  • 虎丘山

    又名海涌山、武丘山。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七里。《越绝书·吴地传》: “阖闾冢,在阊门外,名虎丘。……筑三日而白虎踞上,故号为虎丘。”《吴地记》: “虎丘山,避唐太祖讳改为武丘。” 《南史·何求传》: “

  • 青川县

    ①即清川县。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明史·地理志》 平武县: “又东有青川守御千户所,洪武四年十月以旧青川县置,属四川都司。” 以青川溪而得名。《明史·李自成传》: 崇祯十年 (1367),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