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宕渠郡
南朝齐置,属益州。治所在宕渠县(今四川盐亭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盐亭、射洪二县地。西魏恭帝移于涌泉山,改为涌泉郡。
南朝齐置,治宕渠县(今四川盐亭县西北)。以在南宕渠郡之西得名。属益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盐亭、射洪两县。西魏恭帝移于涌泉山,改涌泉郡。
南朝齐置,属益州。治所在宕渠县(今四川盐亭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盐亭、射洪二县地。西魏恭帝移于涌泉山,改为涌泉郡。
南朝齐置,治宕渠县(今四川盐亭县西北)。以在南宕渠郡之西得名。属益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盐亭、射洪两县。西魏恭帝移于涌泉山,改涌泉郡。
在今湖北蒲圻市西。《方舆纪要》 卷76武昌府蒲圻县: 蒲首山 “在县西三十里。《志》 曰,蒲圻之首山也”。
一名菊花岛。即今辽宁兴城市东南海中之菊花岛乡。明 《辽东志》 卷1: 觉华岛在 “(宁远卫)城东南二十里海中”。《明史·袁崇焕传》: 天启元年(1626),后金 “分兵数万略觉华岛,杀参将金冠等及军民
即马鞍山。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西南。西山支脉,山麓有戒坛寺,山因寺名。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4:马鞍山“山属房山县境,然戒台属宛平,京师人但呼戒坛山”。
①又名清风泾。即今上海市金山县西枫泾镇。《方舆纪要》 卷91嘉兴府嘉善县: 枫泾镇 “旧名白牛村市。元改为镇,置巡司,并设白牛务。洪武初,罢巡司,改务为税课局”。清时有主簿驻此。②元置,即今浙江嘉善县
在今山西陵川县东南五十里马武寨乡。《方舆纪要》卷43陵川县:马武山“在县东五十里。后汉初,马武尝屯兵于此”。在山西省陵川县境内。山形磅礴雄伟,四周绝壁。相传东汉马武曾在此安营扎寨。主峰海拔1678米。
即今江西德兴县东北海口镇。地近婺源县界。《方舆纪要》 卷28徽州府婺源县: 海口隘 “在县南九十里,接德兴县界。往来要口也”。
在今江西星子县北四十五里。宋孔武仲《吴章岭》诗:“庐山北转是吴章,岩草纷纷静有香。”
1945年升柘洋特种区置,属福建省。治所在柘洋 (今福建柘荣县)。1956年7月裁入福安县。1961年8月复置。1970年2月又撤。1974年12月再置。在福建省东北部,邻接浙江省。属宁德市。面积54
即今浙江湖州市南东林镇。清光绪《归安县志》卷6:“东林市在县南六十里东林山。为形胜山区。”
十六国后凉吕光置,治所在白土县(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黄河北岸)。以金城河、赐支河、湟河而名。后废。十六国南凉置,治白土县(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北)。辖境约当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带。北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