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樵山

西樵山

在今广东南海市西南西樵镇附近,最高峰为大科峰,海拔344米。《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西樵山“高数百仞,势若游龙,盘踞四十余里。峰峦大者七十有二,互相连属,内顾若罗城,其极高峻者曰大科峰。……居人皆以种茶为业。《志》云,西樵山半地平,可为民居,峰峦回合,千态万状,不可殚述”。群峰中有泉十、洞六、谷一、岩九、台十、石八,为粤中名胜。


在广东省南海市官山圩附近。为一古火山。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与罗浮山、丹霞山、鼎湖山合称广东四大名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二十八瀑布和二百零七泉之胜,以景色清幽秀丽闻名。白云洞一带风景尤著,有大云瀑和明嘉靖年间建造的亭台楼阁,号称“胜甲西樵”。东麓有石燕岩、冬菇石、响水岩等胜迹。山麓多新石器时代采石场和石器制作场遗址。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辟有国家森林公园。


猜你喜欢

  • 沙水驿

    南宋嘉定中置,在今广东南雄县东北三十里。后又置沙角巡司于此。南宋嘉定中置,在今广东省南雄市东北。

  • 朗沁喀巴布冈里

    即朗卜切喀巴普山。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东北。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20载:“西番 (藏)语: 朗沁谓象,喀巴布,水口也。雪山涧水下流,如出象口,故名。”

  • 赤土岭

    在今山西榆社县东南。《清一统志·辽州》:赤土岭“在榆社县东南四十里。其土独赤,故名”。

  • 昌南镇

    又名新平镇、陶阳镇。今江西景德镇之别称。以地处昌水之南而得名。北宋景德年间改名景德镇。昌南之名遂渐湮废。水土宜陶瓷。从唐以来,所产陶瓷闻名于世。古镇名。又名新平镇。以地处昌水之南得名。即今江西省景德镇

  • 唐桥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南七里沙河堡附近,跨升仙水 (沙河) 上。《资治通鉴》: 唐大顺元年 (890),韦昭度与王建合军讨陈敬瑄,“韦昭度营于唐桥,王建营于东阊门外”。即此。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区东南。《资治通

  • 大岞山

    即今福建惠安县东南大岞。明末清初仍悬在海中,现已与大陆相联。《方舆纪要》卷99惠安县“獭窟山”条下:“又大岞山,在县东南海中。山顶有洞, 由小石门入丈余,折而右转,巨石如屏,可蔽内外,容数百人,一人持

  • 宜定州都督府

    唐改安定州都督府置,属庆州都督府。寄在庆州界 (今甘肃庆阳县境)。天宝后废。唐初以党项部落置,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东北部一带。后地入吐蕃,侨治庆州(治今甘肃庆城县)界。寻废。

  • 百万城

    在今湖北黄梅县东北。《清一统志·黄州府》 引《县志》:“相传唐曾元裕驻兵兵之所。一名桐坡砦。下有百万坡,相传亦元裕所凿。”在今湖北省黄梅县东北。相传唐曾元裕驻兵于此。

  • 殷州

    ①北魏孝昌二年 (526) 置,治所在广阿县(今河北隆尧县东十二里旧城乡)。辖境相当今河北隆尧、内丘、临城、柏乡、高邑、宁晋、赵县、元氏、赞皇、栾城等县地。北齐天保二年 (551) 改为赵州。②北魏置

  • 石门山摩崖石刻

    在今四川大足县城东三十里。为儒、释、道兼容的摩崖造像。共二洞九龛窟,造像千余躯。始凿于北宋绍圣年间。最著者有五显大帝、炳灵太子、三皇像等。尤以6号观音窟最为奇伟,窟正壁镌无量寿佛,夹侍观音、如意轮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