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彭桥
又名新彭桥。在今四川新都县西北清白江上,为新繁通往彭县要道。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1新繁县:连彭桥,“《县志》,在县北十里清白江渡上流,新、彭往来必径也。前皆船渡,屡经大水,岸崩河阔,水分小支, 中间沙州突起,其正河船渡小支接以板,水涨辄不可过。乾隆二十一年,两邑合谋建石桥十二洞,年久旋圮,岸益阔。五十九年……建木桥七十二洞, 高一丈, 广一丈六尺,长七十丈,上盖以楼,水势始分, 自是桥无冲激之患”。
又名新彭桥。在今四川新都县西北清白江上,为新繁通往彭县要道。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1新繁县:连彭桥,“《县志》,在县北十里清白江渡上流,新、彭往来必径也。前皆船渡,屡经大水,岸崩河阔,水分小支, 中间沙州突起,其正河船渡小支接以板,水涨辄不可过。乾隆二十一年,两邑合谋建石桥十二洞,年久旋圮,岸益阔。五十九年……建木桥七十二洞, 高一丈, 广一丈六尺,长七十丈,上盖以楼,水势始分, 自是桥无冲激之患”。
北魏置,属建州。治所在端氏县(今山西沁水县东北固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阳城、沁水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北魏文帝置,治端氏县(今山西沁水县东北西城)。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沁水、阳城、安泽等县地。隋开皇三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宋欧阳修《峡州至喜亭记》云:“夷陵为州当峡口,江出峡始漫为平流,故舟人至此,必沥酒再拜相贺,以为更生。尚书虞部郎中朱公再治是州之三月,作至喜亭于江津,以为舟者之停留也。且志夫天下之
在今云南昆明市西北二十四里玉案山上。《元混一方舆胜览》: 玉案山 “在滇池西北,佛刹多,筇竹为最。寺僧修行极清苦,有终身不下山者”。《明一统志》 卷86云南府: 筇竹寺 “在玉案山。唐贞观初建。其寺深
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西岭村。清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盩厔县:南乡有西骆峪。集镇名。在陕西省周至县西南部、秦岭北麓骆峪河谷口西侧。骆峪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40。初名骆谷,后更今名。为三国、唐时川汉通关中
即今云南安宁市西北十二里温泉。《清一统志 · 云南府》: 温泉 “亦名碧玉泉。一名汤池。《滇略》: 滇温泉至多,而州之碧玉泉为冠,四山壁立,中为石坎,飞泉注焉。白云时起,水底可拾针芥。明杨慎云: 温泉
即今江苏邗江县南十八里施桥镇。民国 《江都县续志》 卷1: 施家桥 “在县城东南,桥跨扬子桥闸下引河。距城陆路十八里,水路二十八里”。村名。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西部。云巢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620。以
一名五老山。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南。《山海经·中山经》: “葱聋之山,其中多大谷。”
明为小董村。即今广西钦州市北七十五里小董镇。明洪武五年(1372)置沿海巡司于此。
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北七十里。《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恩平县: 鼓角楼山 “岩峦层叠,下有流泉。其后为鸿咀山,绵延险峻,亘数十里。旧为贼垒,嘉靖三十五年,督臣谈恺讨瑶 ‘贼’ 克黎源、沙峒二砦,贼走双
汉元封五年(前106),除京师附近七郡外,分境内为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凉州、益州、荆州、扬州与交趾、朔方十三区,各置刺史一人,称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亦称“十三州”。至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