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西周封国。姬姓。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十八里郜鼎集。春秋以前为宋国所灭。古城有二: 一名北郜城,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十八里郜鼎集。即古郜国。《春秋》: 隐公十年 (前713),“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水经·泗水注》 引 《十三州志》 曰: “今成武县东南有郜城,俗谓之北郜者也。” 一为南郜城,在北郜城南二里。《水经·泗水注》: 泡水 “又东径郜城县故城南,《地理志》 山阳县也,王莽更名之曰告城矣。故世有南郜、北郜之论也”。西汉置郜城县。

②春秋晋地。在今山西浮山县西南。《左传·成公十三年》: 晋侯使吕相绝秦,曰 “焚我箕、郜”。即此。


(1)古国名。又作告。西周封国。始封君为周文王之子。其都在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南。春秋时为宋国所灭。《左传》隐公十年(前713年):“郑师(伐宋)入郜,……归于我”,即此。(2)古邑名。(1)有二:一为北郜城,即古郜国,在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南。见《水经注·泗水》。《春秋》桓公二年(前710年):“取郜大鼎于宋。”即此。一为南郜城,春秋宋邑,在北郜城南二里,《左传》隐公十年(前713年):“郑师入郜。”即此。(2)又名禚。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北。《公羊传》庄公二年(前692年):“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郜。”即此。(3)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浮山县西南。《左传》成公十三年(前578年):“入我河县,焚我箕、郜”,即此。


猜你喜欢

  • 高湾镇

    又名高家湾。即今河北海兴县南高湾镇。旧属盐山县,盛产盐。《清一统志·天津府一》: “阜财场在高家湾。”在河北省海兴县南部、宣惠河北岸。面积79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高湾,人口 4030。

  • 孝义山

    在今浙江龙泉市西南四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处州丽水县:“有铜,出豫章、孝义二山。”

  • 滶水

    ①即今河南宝丰县北净旸河。 《水经·汝水注》: “汝水又径郏县故城南, 滶水注之。 水出鲁阳县之将孤山,东南流,……又东北至郏,入汝。”②即敖水。今湖北钟祥市北之长寿河、敖河。《明史·地理志》 钟祥县

  • 青桥驿

    即今陕西留坝县南青桥驿乡。《方舆纪要》卷56褒城县: 青桥驿 “在县北五十里。又北四十里为马道驿”。

  • 朔县

    1912年改朔州置,属山西雁门道。治所即今山西朔州市。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1988年撤销朔县改置朔州市。旧县名。1912年改朔州置,治今山西省朔州市。19

  • 晋安驿

    在今福建泉州市。《方舆纪要》 卷99晋安县: 晋安驿在 “府治西肃清门内。元曰清源站。明朝洪武九年改置驿,并设递运所于其东,以驿兼领”。

  • 山河屯

    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南山河镇。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6五常厅:正南“五十里山河屯,分防经历驻此”。光绪《皇朝直省图》吉林图:五常县南有山河屯。

  • 蛮中

    春秋时戎蛮居地。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汉书· 地理志》 河南郡新成: “蛮中,故戎蛮子国。” 《续汉书 ·郡国志》 河南尹新城: “有鄤聚古鄤氏,今名蛮中。” 《左传》: 成公六年 (前585),“陆

  • 阿尔古州

    亦作阿尔古厅。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改大金川安抚司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四川金川县。辖境相当今四川金川县地。四十四年(1779)废入美诺厅。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大金川安抚司置,治今四川省

  • 朱各庄

    即今河北昌黎县西六十里朱各庄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昌黎县图:西有朱各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