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华场
即今四川江油市东北重华镇 (重华堰)。魏源 《圣武记》 卷9: 清嘉庆五年 (1800),白莲教义军驻此,清将德楞泰进攻 “重华堰”。即此。
即今四川江油市东北重华镇 (重华堰)。魏源 《圣武记》 卷9: 清嘉庆五年 (1800),白莲教义军驻此,清将德楞泰进攻 “重华堰”。即此。
①在今安徽广德县东南境,接浙江安吉县界。《明一统志》 卷17广德州: 桃花山 “在州城东南六十里。山上多桃,开时如锦绣然。山之石上有金牛及牧童足迹。又有金鸡窠。形皆天成”。②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西南之
即零丁洋。今广东珠江口伶仃洋。
即弘化县。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县北。《方舆纪要》卷57作宏化县。
元并上、下两冻州置,属龙州万户府。治所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下冻镇。明属太平府。民国初属广西镇南道。1927年废入龙州县。元初分冻州为上冻州、下冻州,元末又以上冻州并入下冻州,改为上下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
在今湖南泸溪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巴斗山“高入云表,登其巅者盛夏挟纩,俯视乾、凤、泸、麻苗寨民村,历历在目,绵亘数十里。东之五里坪,西之军田坪,南之踏虎,北之狗岩,
在今湖北房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9房县: 房山关 “在县西三十五里房山下”。
①在今江苏宜兴市南三十五里。《新唐书·地理志》:义兴县“有张公山”。《寰宇记》卷92宜兴县:张公山“在县南三十五里。山巅空穴到底,郭璞注云:阳羡有张公山,洞中南北二堂。故老传云:张道陵居此求仙,因有张
又名马莲滩镇。在今陕西白水县西北。《清一统志·同州府二》:马莲镇“在白水县西北五十里秦山堡。有城。北出鄜延必由之路。甚险窄。明嘉靖间设巡司。今裁”。
在今浙江武义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94宣平县: 瓯溪山 “在城 (治今柳城镇) 东五里。下有瓯溪水”。
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置,属海门县。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响哃镇附近。元至元十二年(1275)升为崇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