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金河

金河

①即古到刺山水。在今河北蔚县东。《清一统志·宣化府二》 引 《旧志》: “金河在蔚州东南七十里。发源小五台山,西北流入壶流河。其水映石如金,故名。”

②即古芒干水。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大黑河。《隋书· 突厥传》: 大业三年 (607),炀帝幸榆林(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 ……亲巡云内(即古云中,今托克托县东北古城),泝金河而东,北幸启民所居”。同书 《于仲文传》: 仲文“统十二总管以击胡,出服远镇,遇虏破之……于是从金河出白道”。据 《元和志》 卷4: 榆林县东北二十里有 “金河泊”,在今大黑河下游近入黄河处,当因金河所汇得名,即古沙陵湖。《水道提纲》 谓大黑河即隋唐金河,其说是。

③当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南摩楞河。《新唐书·地理志》 夏州塞外道大同城: “北经大泊,十七里至金河。又经故后魏沃野镇城,傍金河,过古长城。”

④在今甘肃酒泉市西。《方舆纪要》 卷63肃州卫: 金河 “在卫西。高居诲 《使于阗记》: 从甘州而西,始涉沙碛,又西北行五百里至肃州,渡金河西百里,出天门关云。唐人有金河戍”。

⑤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支流吉尔马泰河。《辽史·太祖纪》: 天赞三年 (924) 九月,“次古回鹘城。……凿乌山石,取金河水,辇致潢河、木叶山,以示山川朝海宗岳之意”。元耶律铸 《双溪醉隐集》卷5: “和林西百余里有金莲花甸,金河界其中,东汇为龙涡。” 《元史》 卷4: 中统元年 (1260),阿里不哥 “僣号于和林城西按坦河” (按坦,意为“金”)。


古水名。(1)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托克托县北大黑河,下游汇为金河泊,南入黄河。《资治通鉴》:隋大业三年(607年),炀帝“车驾发榆林,历云中,泝金河”,即此。唐杜牧《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2)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东摩楞河、牧仁河。唐代为夏州北至云中城交通要地。


猜你喜欢

  • 为州

    唐析扶德州置羁縻州,属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境。后废。

  • 庙子街

    即今河南栾川县东二十四里庙子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0: 同治三年 (1864) 二月,捻军张总愚至 “卢氏之栾川、庙子街、三川诸处,袤延二百余里”。

  • 岭山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岭县置,属缘州。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一百里郁江南岸。大业初属郁林郡。唐属横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岭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

  • 李冰祠

    即二王庙。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二里岷江东岸玉垒山麓。《元和志》卷31彭州导江县:李冰祠“在县西三十三里”。杜光庭《录异记》卷4:“蜀朝庚午年夏大雨,岷江泛涨,将坏京江。……及明,大堰移数百丈,堰水入新

  • 东山河

    即八达河。今云南曲靖市东南之南盘江。《方舆纪要》卷114曲靖军民府:东山河“在府东南。亦谓之南盘江。即潇湘、白石所汇流也”。

  • 白玉

    集镇名。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县北部、东旺河西岸。东旺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30。藏语“白”为中,“玉”为村,意即“中村”。因村地处东旺乡境中部,故名。产青稞、玉米、小麦、马铃薯、核桃、苹果、虫草、知母、贝

  • 陇西院

    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南十五里清莲镇东里许天宝山腰。为唐诗人李白的故居。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5:“范传正李白新墓碑云:‘白本宗室子,厥先避仇,客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彰明,绵州之属邑,有大小康山, 白读

  • 井研镇

    北周宣政元年(578)置,属蒲亭县。在今四川井研县南。镇以井研盐井为名。隋大业元年(601)升为井研县。

  • 黄台 (臺) 山

    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南三里。《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黄台山 “山多黄土,其状如台,滦水径其下”。

  • 常德府

    南宋乾道元年 (1165) 升鼎州置,治所在武陵县 (今湖南常德市)。辖境相当今湖南常德、汉寿、桃源、沅江等县市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 改为常德路。至正二十四年 (1364) 朱元璋复改常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