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泉山
在今广西宾阳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9宾州: 铜泉山 “在州 (治今新宾镇) 东北十七里。下有泉,尝出铜”。
在今广西宾阳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9宾州: 铜泉山 “在州 (治今新宾镇) 东北十七里。下有泉,尝出铜”。
1914年改峨边厅置,属四川建昌道。治所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南大堡镇。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迁今县治 (沙坪镇)。1984年改设峨边彝族自治县。旧县名。1914年由峨边厅改置,治大堡(今四
1913年改郎岱厅置,属贵州贵西道。治所即今贵州六枝特区西南郎岱镇。据1982年版 《六盘水市地名录》 引 《郎岱县访稿》 记载: “郎岱之得名来历已久,在明初即有是称。有谓因建城于古郎山之间,故曰郎
①即今湖北枣阳市东沙河。《水经·沔水注》: 浕水 “出于襄乡县东北阳中山,西径襄乡县之故城北。浕水又西径蔡阳县故城东,西南流注于白水”。②即今陕西勉县西白马河。《水经·沔水注》:浕水 “北发武都氐中,
①南朝宋置,属乐昌郡。治所在今广东四会市北。隋大业初废。②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改宋安县置,为新会郡治。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境。南齐后废。古县名。(1)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以宋安县改名,
清初建,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西北拉林镇。雍正三年 (1725) 设协领镇守。乾隆九年(1744) 改设副都统于此。光绪 《吉林通志》 卷12:拉林城 “以河名,即金史之涞流也”。
在今浙江上虞市治百官镇西曹娥江西岸。《清一统志·绍兴府一》: 曹娥墓 “在会稽县东九十二里”。
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属甘肃行省。治所即今甘肃永昌县。辖境约当今甘肃黄河以西、山丹河及山丹县以东地区。明洪武三年(1370)改置永昌卫。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治今甘肃省永昌县。属甘肃行省
在今山西太原市北。《元和志》 卷13晋阳县: “捍胡城,一名看胡城,在县北二十三里。”
明成化二年(1466)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九十里蒙江东岸。《方舆纪要》卷108梧州府:五屯屯田千户所“其地旧名古赠,当大藤峡、风门、拂子‘贼’僮巢穴之冲,守御最切。《边略》:五屯旧为僮
亦谓之三湘浦。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城陵矶,即洞庭湖水入长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