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齐贤镇

齐贤镇

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北二十里齐贤镇。原名下方桥,1932年改今名。据传东晋王羲之、南宋陆游等均曾在此齐集名贤饮酒赋诗,故名。


(1)在上海市奉贤区中北部。面积20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齐贤,人口 2500。明成聚落,清末为盐市。民国时为乡、镇,1949年为齐贤区,1957年废入金汇乡。1962年析置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有综合、农机修理、日用化学品、建材等厂。航南公路经此。(2)在浙江省绍兴县北部。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6.9万。镇人民政府驻齐贤,人口1.6万。传东晋王羲之、南宋陆游等均曾在此齐集名贤饮酒吟诗,故名。1932年置镇,1958年改名群英镇。1962年复旧名,后改公社。1983年复置镇。1992年陶里、嘉会、㹧湖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等。有印染、纺织、丝绸、五金、机械、服装、酿酒等厂。丝绸业发达,有“丝绸之乡”美称。中国轻纺城北环线、杭甬高速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捏诏关

    在今云南弥勒县西南一百十二里巡检司镇。明置巡司于此。清置捏诏关。

  • 扬山

    又作阳山。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之布列亚山,为结雅河与阿姆贡河之分水岭。《清一统志·吉林一》:阳山“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九百二十二里”。

  • 仙踪镇

    北宋置,属含山县。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北仙踪镇。在安徽省含山县北部。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仙踪,人口1.2万。镇西北有黄山,古名仙踪山,镇以山名。1949年置仙踪镇,1958年改公社

  • 天河市

    即今江西吉安县西南天河镇。清光绪《庐陵县志》卷3:天河市“在县西百二十里”。

  • 三音额音河

    即今吉林抚松县南松花江上源头道江。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7:三音额音河,“国语(满语), 三音, 好也, 额音, 流也。(吉林)城南五百二十余里。源出长白山,西北流,复折而东北入混同江”。《清一统

  • 滇池县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置,为益州郡治。治所即今云南晋宁县东北三十二里晋城镇。《汉书·地理志》 滇池县: “大泽在西,滇池泽在西北。”因湖名为县名。三国蜀属建宁郡。西晋泰始七年 (271) 为宁州

  • 瓦口

    即蒙头荡石。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七里八濛山。《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建安二十年(215),魏将张郃入巴,“先主令张飞进兵宕渠,与郃等战于瓦口,破郃等,郃收兵还南郑”。

  • 刘各庄

    即今河北大城县西南三十六里留各庄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河间县图:东北有刘各庄。

  • 山茌县

    东汉末改茌县置,治所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三十里张夏镇。魏、晋属太山郡。《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景初元年(237),“山茌县言黄龙见”。《晋书·慕容儁载记》:“晋将荀羡攻山茌,拔之,斩儁太山太守贾坚。”

  • 野容山

    亦作野客山。在今四川荣县、自贡市南。《元和志》 卷33公井县: “野客山,在县南六十里。”《寰宇记》 卷85公井县: 野容山 “从当县界至嘉州犍为县界,东西长三百余里,南北七十里。唯此山大在邑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