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集
即今湖北襄阳县西北龙王镇。《清一统志·襄阳府三》:龙王集“在襄阳县西北一百里”。
即今湖北襄阳县西北龙王镇。《清一统志·襄阳府三》:龙王集“在襄阳县西北一百里”。
亦作滥口,又称祁山。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后汉书·袁绍传》: 东汉建安九年 (204),曹操击袁绍,“ (袁) 尚还走蓝口”。李贤注: “相州安阳县界有蓝嵯山,与邺相近,盖蓝山之口。”(1)在今广东省河
明置,原在今安徽宿州市城内。明洪武十年(1377) 迁于州城东,有驿丞。清乾隆八年(1743) 废。陆深 《停骖录》 谓 “宿州有睢阳驿,以睢水在其南”。
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附近。《宋书·檀道济传》: 南朝宋元嘉八年 (431),“道济率宁朔将军王仲德、骁骑将军段宏奋击,大破之。转战至高梁亭”,即此。约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一说在东阿县境。南朝宋元嘉
即今陕西永寿县西北永平镇。《资治通鉴》:唐广德二年 (764),“仆固怀恩与回纥、吐蕃进逼奉天,……子仪使裨将李怀光等将五千骑追虏,至麻亭而还”。即此。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永寿县移治于此。在今
即今广东吴川市 (梅菉镇)。清光绪 《高州府志》 卷10: 梅菉镇在 “ (茂名) 县南百四十里。茂地三之二原名龙滘,亦名铺脚。考 《长寿寺碑记》:墟旧在今梅菉墟东北一里许,曰梅菉头,明天启间乃迁龙滘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白马寺附近,遗址在陇海铁路两旁,为两个夯土圆丘。丘前原有德浩法师等所立的石碑,上书 “东汉释道焚经台” 七字。现石碑已迁移于白马寺内下僧院中。关于焚经台的传说大意是: 永平十四年 (7
在今安徽郎溪县西南二十五里飞鲤河(旧名苏大溪)上。《清一统志·广德州》:飞鲤桥“在建平县西南二十五里。明嘉靖中建”。明嘉靖《建平县志》:飞鲤桥“俗传运木架桥时,有鲤跃木上,因名”。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南一里。《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大万山长官司:司前溪“出大万山,东北流,入于铜仁大江”。
唐先天二年(713)置,为深州治。治所在今河北深州市西旧州村。北宋雍熙四年(987)废。古县名。唐先天二年(713年)析饶阳、鹿城二县置,治今河北省深州市西南旧州。为深州治。北宋雍熙四年(987年)省
在今湖北崇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76崇阳县:龙头河在“县东北十五里。即龙头岩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