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马潭

龙马潭

在今四川泸县东南龙溪河东。《舆地纪胜》卷153泸州:龙马潭“在城东北二十里。唐王昌遇落魄仙于此,以龙马一夕送归潼川,因号曰龙马潭”。今潭中有呈椭园形小山,约四里许。山上有宋嘉祐间建冲虚观及清光绪辛卯(1891)书法家黄云鹄的诗碑。为泸州八景之一。


在四川省泸州市区东北10千米。小河碧绿水深似潭,潭内小山若岛。据《泸县志》载,北宋嘉祐年间,山上建寺名冲虚观,后来四周广植梧桐,又名碧梧观。其后历经明崇祯,清乾隆、宣统年间重建和培修,使之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观宇。现存楼阁系近年重修。清代探花江国霖《龙马潭》诗中有“船头鱼影花千片,镜里螺痕翠一堆”的咏赞。“摇竹观鱼”为“泸州八景”之一。现楼前有石碑一通,上刻清代书法家黄云鹄诗:“龙马归何处?仙人未可寻。惟余潭下水,终古照丹心。”书法遒劲,诗意隽永。历代文人对龙马潭赞咏颇多,其中永宁道台赵藩书刻在大门上的对联:“借问好游人,来何所闻,去何所见;别有会心者,山不在高,水不在深。”读之耐人寻味。


猜你喜欢

  • 硖石城

    在今安徽凤台县西南淮河两岸硖石山上。《水经·淮水注》: “淮水又北径山硖中,谓之硖石。对岸山上结二城,以防津要。” 即此。

  • 山都郡

    西魏改南阳侨郡置,治所在今湖北谷城县东南。北周废。见“南阳郡(4)”。

  • 雷泽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郓州。治所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五十二里胡集乡。因县北雷泽而得名。大业初属东平郡。唐属濮州。金贞元二年(1154) 省入鄄城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山东

  • 堆琼

    即今西藏白朗县南三十里杜穷。清光绪 《西藏图考》 附图7作堆琼。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堆穷谿。“堆琼”,藏语意为会集。

  • 回风矶

    ①即今江西九江市东北长江南岸回风矶。《方舆纪要》卷87九江府:回风矶“舟楫至此俱转蓬避风,因名”。②一名回龙矶。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南五十里长江边。南宋陆游《入蜀记》:“过回风矶,无大山,盖江滨石碛耳。然

  • 阿竿路部

    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在今云南鲁甸县境。

  • 日噶努布宗

    又作日噶牛城、业党。即今西藏曲水县东北聂当。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藏)语:日噶,堡也。努布,西也。堡居拉萨之西,故名。”

  • 枣山

    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14冀州: 枣山 “山多枣,因名”。

  • 普安卫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置,属贵州都司。治所即今贵州盘县特区。二十二年 (1389) 升为军民指挥使司。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废。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治今贵州省盘县。属云南都司。

  • 富勒哈城

    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北。《清一统志·吉林》 “打牲乌拉城” 条: 癸丑年 (1613),“布占泰率兵三万,由富勒哈城而来……太祖奋然挺身而入,诸贝勒大臣率军士鼓勇纵击,大败乌拉兵,十损其六七”。即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