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校尉
官名。东汉灵帝中平五年 (188) 置,西园八校尉之一,是统领禁军的主要将领。以虎贲中郎将袁绍任之。后,董卓以其兄子董璜任此职。
官名,汉灵帝五年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中军校尉为八校尉之一。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校尉,掌领宿卫禁军或驻守或征伐。见《后汉书·孝灵帝纪》。西园八校尉为上军、下军、中军、典军、助军、佐军、左、右校尉。见《通典·职官十六·诸校尉》。
官名。东汉灵帝中平五年 (188) 置,西园八校尉之一,是统领禁军的主要将领。以虎贲中郎将袁绍任之。后,董卓以其兄子董璜任此职。
官名,汉灵帝五年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中军校尉为八校尉之一。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校尉,掌领宿卫禁军或驻守或征伐。见《后汉书·孝灵帝纪》。西园八校尉为上军、下军、中军、典军、助军、佐军、左、右校尉。见《通典·职官十六·诸校尉》。
官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前,皇帝巡幸则于行宫置,下设副使、判官,职掌与三司同。
杂任职名,唐置于太卜署,员额四十五人,从卜博士学习占卜之事,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可充任卜师。
官名统称。即宋朝内侍省左班副都知与内侍省右班副都知。
官名,属大司农。掌择御米。《后汉书·孝殇帝纪》:“其减太官、导官……”注:“导官,掌择御米。导,择也。”参看“导官令”条。
官名。隋炀帝三年,在尚书都省置左司郎、右司郎,从五品,掌都省之职,总理尚书事。见《通典·职官四·仆射·左右司郎中》。
官署名。清末中央咨议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宣布增设,次年设总裁筹办。宣统二年(1910)正式成立。掌议决国家预决算、税法、公债、法律(宪法除外),并其他奉旨交议事件。宣统三年九月,短时代行议会
① 《周礼》官名。地官司徒之属,分掌都城各城门开闭,监督出入,查禁货贿,通报宾客来访。郑玄注: “司门,若今城门校尉,主王城十二门。”西魏、北周地官府仿《周礼》置,设中大夫,掌关门、城门、宫门启闭。②
海军同等官。北洋政府设置,其军阶为少尉。副职称副看护长,军衔为准尉。
通音信的使臣,又称信使。《后汉书·南蛮传》:“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岨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官名。隋朝岐州监次官,视正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