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台

中台

①春秋战国时司徒别称。《周礼·春官·大宗伯》疏:“武陵太守星传曰: 三台,一名天柱。上台司命,为太尉; 中台司中,为司徒; 下台司禄,为司空。”②即尚书省,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武则天长安三年(703)二度改,咸亨元年(670)、中宗神龙元年(705)先后复旧。③尚书台(省)别称。④元朝设在中央之御史台,相对设于各地的行御史台而言。


1、司徒的别称。《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职……以实柴祀日月星辰。”疏:“武陵太守星传云;三台,一名天柱,上台司命为太尉,中台司中为司徒,下台司禄为司空。”《后汉书·郎顗传》:“正月三日至乎九日,三公卦也。三公上应台阶,下同元首。”注:“魁下六星,两两而比,曰三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庶人。”

2、官署名,即尚书台、尚书省,秦汉时尚书的官署称中台,魏、晋、宋、齐称尚书台,梁、陈、北魏、北齐、隋称尚书省,唐时称尚书省,时称中台。见《初学记·尚书省》、《新唐书·百官一·尚书省》注。

3、元朝御史台的别称。

猜你喜欢

  • 职道

    官场用语。清朝为道台谒见督抚时的自称。

  • 四禁

    前禁、后禁、左禁、右禁将军的合称。十六国前秦置。统兵驻在京师。苻坚曾下诏“中外、四禁、二卫、四军长上将士,皆令修学。”(《晋书·苻坚载记上》)

  • 司天监提点

    官名。元置,为司天监的长官。见“司天监”。

  • 行军都部署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非常制,每有征伐,设行军都部署司统领一方军马。官署名。辽置,属北面行军官,设行军都部署,以掌理行军事务。

  • 率长

    官名。又称“卒帅”。春秋时齐国置。一卒之长官。《管子·小匡》: “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邑有司; 十邑为率,率有长。”《国语·齐语》: “三十家为邑,邑有司; 十邑为卒,卒有卒帅。”

  • 学部会计司

    官署名。清末置,属学部。掌支计出入,典领器物及教育恩给之事。设郎中一人为主官。下设两科:度支科,掌本部经费的收支报销及本部每年收支的预算、决算及教育恩给事项,管理本部所有财产器物,核算各省教育费用;建

  • 工部司

    官署名。隋始置,为工部的头司。司的主官,隋初为侍郎,以员外郎为佐官。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唐制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主官。工部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佐助工部尚书、侍郎,掌城池土

  • 武胜将军

    见“十武将军”。

  • 裙带头官

    即“西官”。

  • 通政院副使

    官名。元置,为通政院的佐官,见“通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