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卫指挥佥事
武官名。明置, 见“京卫”。
武官名。明置, 见“京卫”。
官署名。县少内别称。战国秦置。县府储存钱财的官署。《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可(何)谓府中?唯县少内为府中,其他不为。”
两晋、南朝指加持节都督号之诸公府。
官名。即大理少卿,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咸亨元年(670) 复名大理少卿。参见“大理少卿”。
官署名。清末内阁所属机构。详“内阁承宣厅”。
官名。北齐置。参见“晋阳冶局”。
官名。唐朝宗正寺太子陵次官,置一员,正九品下。协助太子陵令守卫太子山陵。
官制用语。唐、宋时期,吏部选官,先将获选者姓名履历注于册书,再经考询而拟授其官,称为注拟。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制造石器。
官署名。隋始置,为刑部的头司。司的长官隋初称为侍郎,以员外郎为佐官。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唐沿置,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主官。刑部郎中二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其职任为辅佐尚书、侍郎掌律法及
官名统称。宋朝起居郎、起居舍人、左右司谏、左右正言等官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