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仓曹

仓曹

官署名。西汉丞相府僚属诸曹之一,东汉三公府沿置,主仓谷事,其掾秩比三百石,属秩比二百石; 郡亦置,掾秩百石; 献帝时曹操丞相府亦置,设掾、属。三国魏大将军府置,有掾无属; 魏元帝咸熙(264—265)中,相国府置,有属二员,无掾。蜀丞相府置,有掾。晋朝诸公府置,有属一员,赵王伦为相国,增掾一员; 东晋置掾一员,加崇者增属一员。西晋末司马睿为丞相,诸曹设参军为长官,东晋因之。太子二傅、诸县置,设令史、书佐等。南朝亦置,宋设掾、属各一员; 南齐诸公督府置为十八曹之一,参军一员,掾一员; 梁、陈诸军府皆置。北魏二大、公府、将军府置,长官为参军事。北齐三师、二大、三公府置,长官为参军事; 护军府、州刺史府置,长官为参军事; 三等诸镇亦置。隋朝十二卫、太子十率、亲王、上柱国、柱国、三公、三师、上大将军至上仪同三司府皆置,长官为参军事; 炀帝大业三年 (607) 改参军为书佐; 京兆、河南尹置,长官为书佐。唐朝十六卫、诸军、太子诸率府、诸王府、三都牧、诸都督府、都护府、诸镇及秦王、齐王护军府,天策上将府皆置,长官为参军事,掌粮廪俸禄、田园厨膳、出纳市易、租调公廨、勾稽过所等,另有佐、府、史等属; 不置功曹者则兼掌文官勋考。宋朝开封府置,长官为参军事。


官署名。汉置,掌管仓库粮食。为西汉丞相府诸曹中的一曹,其长官称掾,副长官称属,东汉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府也置仓曹,其职不变,仍掌仓谷。其长官掾俸比三百石,属比二百石。其后,三国魏大将军府置,有掾无属。魏元帝咸熙年间,相国府置,有属二人,无掾。蜀汉也置。西晋沿置,以诸曹参军为长官。东晋和南朝沿置。

猜你喜欢

  • 押运参政

    官名。明制以布政使司参政掌押运漕粮进京之事,称押运参政,见《明史·食货志三》。

  • 少皞

    少皞部落的首领称号。传说中的少皞,号金天氏。与太皞都属东夷部落集团,史籍记载在今山东曲阜,其后裔主要活动在山东半岛上。《左传·昭公十七年》记郯子说他祖先少皞氏以鸟名官,大概是一个以鸟为图腾的部落。从凤

  • 南府宰相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南宰相府长官。分左、右。皇族四帐世预其选,始于神册六年(921),太祖以其弟苏为南府宰相。但以后国舅族及汉人任此职者亦不少。官名。契丹遥辇氏八部分为北府与南府两个集团。南府以乙室

  • 国防部预备干部局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直属参谋总长,掌管青年军复员士兵的管理、教育与分配事务。设局长一人,中将级;副局长一人,少将级。局内分设二处,处下设科。处长、副处长均为少将或上校级,科长为上校级。

  • 中书著作郎

    官名。三国魏明帝太和(227—233)中置著作郎,因隶于中书省,故有此称。西晋武帝元康二年(292)著作郎改隶秘书省,此称废。职掌参见“著作郎”。官名,即著作郎,因其属中书省,故称中书著作郎。三国魏明

  • 奚王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太祖阿保机置六部奚,命勃鲁恩主之,为辽有奚王之始。终辽之世,一直为奚族的最高长官,统领奚族军民之政。亦称“奚六部大王”、“六部奚王”、“奚部长”。

  • 僭号

    冒用尊号。《春秋经·哀公十三年》: “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杜预注: “夫差欲霸中国、尊天子,自去其僭号而称子,以告令诸侯。故史承书之。”官制用语。1、与当时帝王对抗而自称帝王者,站在当时帝王的立场

  • 寓试

    选举制度。南宋理宗嘉熙元年 (1237) 罢牒试,凡郎官以上资序监司、知州、通判之门客及姑姨同宗子弟,以及寓居士人,由所在县给公据,依乡试法试于各路转运司,称寓试。宋代科举考试的方式之一。嘉祐元年 (

  • 组练人匠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置。掌织造丝绸。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改为撒答剌斯提举司。

  • 龙河苑

    官署名。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置,为北京苑马寺六监二十四苑之一,属涿鹿监。苑设圉长一人,从九品,下分各群,设群长,掌牧养马匹,以备军需。永乐十八年并入太仆寺。参见“涿鹿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