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简称侍卫步军司或步司。北宋初由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分置,与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合称三衙,分掌全国禁军,兼总厢兵,统兵官为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和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各一员,掌禁军步军诸指挥之名籍,总其政令,侍卫扈从及大礼宿卫; 所领步军,自神卫而下有左右四厢都指挥使,左右厢各有都指挥使; 每军有都指挥使、都虞候,每指挥有指挥使、副指挥使,每都有都头、副都头、十将、将、虞候、承勾、押官。南宋专掌直隶本司之军,地位与御前诸军平列,置主管侍卫步军司一人,其属有干办公事二人,准备差遣、点检医药饭食各一人,掌步军之政令; 有巡防敕应,则纠率差拨神卫四厢隶焉。辽朝南面军置,以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掌领; 南京亦置,以步军都指挥使掌领。地位远逊于前。


官署名。北宋设置,掌步军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之政令皆总之。设官有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所领步军自神卫以下左右厢又各有都指挥使。南宋时本司只辖驻扎在临安的步军,为屯驻大军的一支,设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一人以主管之,其属有干办公事、准备差遣、点检医药饭食等员。

猜你喜欢

  • 总知朝廷礼仪

    官名。辽代设敌烈麻都司,掌管礼仪,其官有总知朝廷礼仪,掌朝廷礼仪。见《辽史·百官志一·敌烈麻都司》。官名。辽置,为敌烈麻都司的副长官。见“敌烈麻都司”。

  • 左骏厩

    养马机关,其长官称令,掌乘舆御马。见《后汉书·百官志》。

  • 员外殿中将军

    武官名。见“殿中将军”。

  • 司鼎俎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有内饔之职,杀牲盛馔进食于王的时候,负责陈列鼎俎。北周取其意置司鼎俎中士,正二命;司鼎俎下士,正一命。属天官府膳部中大夫。

  • 稽勋司

    官署名。即“稽勋清吏司”。

  • 敕命

    文书名。属“敕”之一种。是皇帝专用的命令文书之一。明朝皇帝封赠中下级官员时使用,文字由殿阁大学士起草奏定。清沿明制,用作敕封外藩,封赠六品以下官员及世爵有袭次者之凭证文书。书于锦轴之上,轴柄有玉饰、犀

  • 八貂

    唐制,左右散骑常侍、侍中、中书令各二人,冠制均用金蝉珥貂,合称八貂。其中以左散骑常侍与侍中为左貂,以右散骑常侍与中书令为右貂。见《新唐书·百官志》“左散骑常侍二人”注。

  • 小司马上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次官,员二人,省称“小司马”。佐大司马卿掌军政以及官员迁调。北周孝闵帝时尉迟纲任职,总统宿卫禁兵。亦可统兵出征或暂时在外驻守。正六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

  • 侍巾

    官名。唐朝内官,高宗龙朔二年(662) 置三十员,正九品,居末位; 咸亨二年(671) 废。内命妇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置侍巾二十人,秩正九品,为皇帝之妾。咸亨二年(公元671年)废。

  • 职方下大夫

    即“小职方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