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铜衙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制造铜器。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制造铜器。
宦官职名。明置,为司礼监外差,员额正副各一人。掌京城城门守护。
文书名。清朝指各衙门来往文书未及盖用堂司印信者。至道光十九年(1839)始定: 嗣后平常日行事件毋许擅用,如有紧急文移不及用印则可行,应于文后注明后补印文。
宫内给使名。辽置,见“三班院(2)”。
杂任职名。唐置,属太子左右清道率府,员额五十人,掌东宫仪仗之事。
任用官员的通称。唐制有册授、制授、敕授等区别。
官署。1、九卿官署。《北齐书·邢邵传》:“后杨愔与魏收及邵请置学……槐宫棘寺,显丽于中。”唐骆宾王诗:“棘诗游三礼,蓬山簉八儒。”(《骆宾王集五·久戍边城有怀京邑》)。2、大理寺的别称。古代在棘树
官名。殷朝置。武官。《殷契粹编》第一一六九片: “多臣往 (警)。 ”
官名。民国北洋军伐时期置,为数省或数区的军政长官,掌理所辖省区的军政事务。最高级地方军政长官。北洋政府为安排大实力派的需要,设置巡阅使一职,使其控制两省以上地方,在形式上隶于陆军部管辖。巡阅使因其所辖
① 官署名。隋朝左、右卫所统左翊一开府府(骠骑府),置开府(骠骑将军)一员,有长史、司马、录事及仓、兵等曹参军、法曹行参军各一员,行参军三员,领军坊、乡团,掌宫禁宿卫。② 官名。隋朝左、右卫所统左翊一
官署名。清朝礼部主客清吏司所属机构,分办本司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