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宗中大夫

司宗中大夫

官名。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五月丁亥,改礼部为司宗时,由礼部中大夫改名,仍属春官府。佐大宗伯卿掌礼仪的制订与执行,下设司宗上士、司宗中士、司宗旅下士以佐其职。正五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肆师下大夫四人,其职务是建立国中祭祀的礼仪,辅佐大宗伯掌理坛兆和宗庙中的禁令。凡国中的大事,辅佐大宗伯简习礼仪。国中的小事,简习礼仪,主管其事,如大事中的大宗伯。北周春官府所属有司宗中大夫,职掌如《周礼》中的肆师。北周初本名礼部,《周书·萧撝传》记撝于保定元年(公元561年)授礼部中大夫。四年(公元564年)五月,改礼部为司宗,大司礼为礼部。司宗中大夫正五命,任此职者见《周书·陆通传》:弟逞,“保定初,徒授司宗中大夫,转军司马。”其属官有司宗上士,正三命;司宗中士,正二命;司宗旅下士,正一命。

猜你喜欢

  • 守官

    忠于职责。《左传·昭公二十年》: “守道不如守官。”

  • 翰林医证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置,为从八品医官阶官。医官名,也是医官官阶名。宋代设此医官,供内诗。见《宋史·职官九·医官》。

  • 北部大人

    官名。原为少数民族首领称号,十六国代拓跋什翼犍建国二年 (339) 沿用此名。《魏书·官氏志》:“其诸方杂人来附者,总谓之‘乌丸’,各以多少称酋、庶长,分为南北部,复置二部大人以统摄之。时帝弟觚监北部

  • 女史

    官名。①《周礼》天官、春官之属。《天官》:“女史,掌王后之礼职,掌内治之贰,以诏后治内政、逆内宫、书内令; 凡后之事,以礼从。”《春官·序官》:“世妇,每宫卿二人、下大夫四人、中士八人、女府二人、女史

  • 宝谟阁

    南宋阁名。宁宗嘉泰二年(1202)置,以藏光宗御制。置学士、直学士、待制,为侍从贴职。宋阁名。嘉泰二年 (公元1202年)置,收藏光宗御制文集。有学士、直学士、待制等职。

  • 民部吏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正二命。

  • 宰录

    太宰兼录尚书事的简称。《晋书·慕容载记》:“(慕容恪等言)猥以轻才,窃位宰录。”

  • 漕曹掾

    官名,汉置,掌漕运事,为漕曹长官。汉朝郡国所产之谷,有的存于本郡国,有的运往京城,有的调往他处。其运多由水路,由漕曹官员掌管其事。《后汉书·百官五·州》注引《汉官》曰:“监津渠漕水掾二十五人。”此之“

  • 通政使司参议

    官名。明清设置,参议通政使司事务。见“通政使司”。

  • 可薄真

    官名。北魏置,为掌管城门的守卫。《南齐书·魏虏传》: “守门人为可薄真。”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