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州

司州

掌统近畿诸郡的政区名。西汉置司隶校尉,察举京师官民及附近各郡一切犯法者,自东汉开始,渐变为京畿的督察官,统河东河南、河内、右扶风、左冯翊、京兆、弘农七郡。三国魏建都洛阳,以三河、弘农为司隶校尉所部,号称司州,而以三辅入于雍州。西晋始正式定名为司州,仍以司隶校尉为长官。南渡后废司隶校尉官,以近畿诸郡为扬州,而扬州刺史实际上相当于司隶校尉的职任。南朝诸代沿置。又东晋曾先后于各地侨置司州,南朝宋一度收复河南,亦置司州,治所在虎牢,后为北魏占领,则仅是作为西晋司州的沿置,并不是东晋与南朝的畿辅地区。北魏初都平城,亦置司州以统近畿诸郡。太和中迁都洛阳,遂改司州为恒州。洛阳旧置洛州,北魏迁都洛阳后,改洛州为司州。东魏天平初迁都于邺,复以司州为洛州,邺旧置相州,至是改为司州。北齐沿置。北周灭北齐,改司州为相州。北周与隋唐建都长安,近畿不称司州而称雍州,故其时雍州亦属司州的性质。

猜你喜欢

  • 通政使司经历

    官名。明清设置,属通政使司,与知事分掌出纳文移。

  • 史馆检讨

    官名。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始置,以他官兼任,掌编纂史籍。供职期满,外补则落职,代归可复授。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随三馆罢。南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复置。官名。宋于史馆置检讨,掌修

  • 富民侯

    爵名,汉武帝封丞相为富民侯。《汉书·食货志上》:“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

  • 都大司马

    官名。战国置。掌都邑军事的长官。《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摹所拓金文汇编》第七三三号(��铭):“杫都大司马。”

  • 中军都督

    官名。统兵武官。三国吴以全尚任卫将军督中军。十六国前秦、北魏皆置。北魏曾置 “中军大都督”、“中军副都督”、“中军四面大都督”等。明立五军都督府,其中军都督府置都督,即此官,正一品。参见“都督”。

  • 总监督

    参见“监督”。

  • 都官从事

    官名。东汉、魏、晋为司隶校尉属官,由其自辟除。秩仅百石,权势颇重,掌监察举劾百官。东晋、南朝罢司隶校尉,遂省。北魏置为司州牧、司州刺史属官,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四品中。后省。官名。汉朝设此

  • 卫将军中书令

    卫将将与中书令的合称。卫将将为汉朝重号将军之一,位比公,平时掌宿卫,战时掌征伐。中书令,在汉朝为中书谒者令的简称,掌选署及奏下尚书曹文书事,曹魏时为中书省的长官之一,掌国家机密,出纳帝命,会记时事,典

  • 武候率下大夫

    官名。北周置,夏官府属官,员二人,统武候兵,下设武候率上士、武候倅长下士以佐其职。武帝时,增置武候上大夫、次大夫,位在其上。又分置左、右,称左、右武候。正四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官名。《周礼

  • 雕骑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四班,普通六年(525)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八班。陈沿置,拟八品,比秩六百石。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四班。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