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市

司市

①官名。《周官》地官之属,掌市之政令,度量禁令,为一市之长。新莽更名市令、市长置,职掌市场政令,正度量,息讼争,止奸商,管理集市贸易。时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掌商贾交易物价,下置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东汉废。② 官署名。西魏、北周置,属地官府。以司市下大夫主之。下设小司市上士一人,辖均工中士、平准中士、泉城中士等。掌管市内秩序,兼管市门税征收。


官名,西汉置,掌市场贸易、平定物价、为商家储存货物等。《汉书·食货志下》:“更名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甾、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东市称京,西市称畿,洛阳称中,余四都各用东西南北为称,皆置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诸司市常以四时中月实定所掌,为物上中下之贾(价),各自用为其市平,毋拘它所。”

猜你喜欢

  • 文昌都省

    官署名。即尚书都省,唐武则天光宅元年 (684) 改,垂拱元年 (685) 为都台,长安三年(703) 为中台,中宗神龙元年 (705) 复名尚书都省。官署名。唐武后光宅元年改尚书省为文昌台,不久又称

  • 航务中监

    海军同等官。北洋政府设置,其军阶为中校,掌理海军航务。

  • 艺文监丞

    官名。元于艺文监置监丞参检校书籍事二人,从五品,为艺文监的佐官,助理本监事务。

  • 监中外官考使

    使职名。唐太宗贞观(627—649)初置,每年定京官名望高者二人,分校京官、外官考核,以给事中、 中书舍人各一人��之, 加此号; 考功郎中判京官考,员外郎判外官考。其后屡

  • 西京计司

    官署名。辽朝南面官,掌西京道盐铁、赋税、度支等事。与上京盐铁使司、东京户部使司、中京度支使司、南京三司使司合称五京计司,总管全国财政。置计司使、副使、判官等职。官署名。辽置,掌西京财赋会计之事,属南面

  • 通判

    官名。宋朝置。又称“半刺”,俗称“倅”。太祖乾德元年(963),始置于湖南诸州。二年,惩五代藩镇专擅之弊,又置于各藩镇,皆以朝臣充任。因有与州郡长官共同处理政务之意,故名。其后遂为定员。州郡之政皆需通

  • 巡盐御史

    官名。明清都察院之属官。专司巡盐。明洪武(1368—1398)中设。后定制两淮、两浙、长芦、河东各派一人,任期一年。对所属都转运盐使司行监察之责。清初沿置,并增设福建、两广各一人。康熙(1662—17

  • 小冢宰

    小冢宰上大夫的省称。官名。北周置,为上大夫。《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昉又求小冢宰。”注:“后周置小冢宰,上大夫也,六命。”

  • 刀剑备身别将

    参见“刀剑备身五职”。

  • 群牧所使

    官名。金朝在各群牧所置使一员,从四品,副使一员,从六品。掌检校群牧畜养蕃息之事。见《金史·百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