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知集贤院事
官名。金贞祐五年(公元1217年)设,为集贤院的副长官,秩从五品。
官名。金贞祐五年(公元1217年)设,为集贤院的副长官,秩从五品。
官名。三国吴置,掌占候之事。孙皓时陈训曾任此职,见《晋书·艺术传》。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掌修八音盒。员额四人,官阶为职同监军。
官名。西汉置,于祭祀五帝时掌读祝文及迎送神,有丞。东汉不设。
度支员外郎简称。
官名。清末修订法律馆属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定额十人(第一、第二科各四人,编案处二人),奏补。辅佐总纂分别主管科处事务。
见“京堂”。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皮下大夫鞄工中士佐官,正一命。
荐举名目。明洪武六年 (1373) 罢科举后,置为荐举名目之一。选德才兼备者,礼送京师授官。明初重视各地粮长。干练者称税户人材,亦可推授官职。
官名。管理佛教事务之僧官。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于各府僧纲司,府各一人,为僧纲司副长官。品秩未入流,设官不给禄,颁发度牒。与都纲共同掌领一府之僧人。清沿明制,例由礼部拣选通晓经义之僧人充补,移咨吏
官名。麴氏高昌国兵部长官,职掌同兵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