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巡察使

巡察使

使职名。朝廷临时委派巡视地方之使臣。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遣十七道巡察;二十年遣孙伏伽等二十二人以六条巡察天下,黜陟官吏; 武则天时(684—704)或以左、右御史台官充任; 中宗神龙二年(706)诏以左、右台内外五品以上官二十八人分为十道巡察,二年一替; 玄宗开元三年(715)敕巡察使察官人善恶闻奏,二十二年以后遂为采访处置使取代。


官名。唐代前朝,在水旱灾害等灾后,派五品以上的大官巡视地方,考察官吏,称巡察使,有时也称宣抚使或存抚使。

猜你喜欢

  • 威仪

    郡门下吏名。东晋置,《八琼室金石补正》九《建宁太守爨宝子碑》在小吏下另有威仪一人,亦为小史的一种,掌郡府中及太守出行时仪卫之事。

  • 掌材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匠师中大夫属官,掌管本司用于兴造的材料,员二人,正三命。下设掌材中士、掌材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铁路管理局

    交通部直属机构。清末置铁路总局,北洋政府时期各国有铁路管理局的组织一般比较复杂,而且各不相同。民国八年(公元1909年)十二月十六日北洋政府交通部呈准公布《京汉京绥铁路管理局编制专章》,京汉铁路管理局

  • 侍芝郎

    官名。三国吴孙皓特置,授工人黄者,以符祥瑞。银印青绶。见《三国志·孙皓传》。官名,三国吴孙皓置。《三国志·吴书·孙皓传》:“有鬼目菜生工人黄耈家东观案图,名鬼目作芝草……遂以耈为侍芝郎。”

  • 九虎

    西汉末年王莽执政时,拜郭钦、陈翚、成重等九人为将,令其帅北军精兵东征,号称九虎。《汉书·王莽传》说:“ 莽拜将军九人,皆以虎为号,号曰九虎。”《后汉书·冯衍传》:“摧九虎之军。”

  • 都税司大使

    官名。明制于顺天府置都税司大使一人,秩从九品,掌税收之事。其下设副使一人,未入流。

  • 正字

    官名。北齐始置,为秘书省属官。四人,从九品上。掌校定典籍,刊正文字。后代因之。隋朝于秘书省置四人,著作曹置二人,从九品上。唐朝属秘书省者改正九品。德宗贞元八年(792),集贤殿书院置二人,从九品上。又

  • 先锋马军都指挥使

    武官名。五代后唐置,掌马军的先锋部队。见《资治通鉴·后唐纪四》“明宗天成二年”条。

  • 丞郎

    尚书左右丞及六部侍郎、郎中通称。唐朝尚书省的左右丞和六部侍郎统称为丞郎。

  • 殿侍

    官名。北宋置,为无品武阶官,位在三班借差下、大将上。徽宗政和(1111—1117)后,改名下班祇应。官名。宋朝设此官,为最低级的供奉武官,在三班借职之下。参看《历代职官表·历代职官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