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右都候

左右都候

官名合称,东汉置,指左都候和右都候,皆属卫尉,俸均六百石,掌领剑戟士在宫内巡逻;天子有所收考,左都候则缚之置车上,盖以马皮,送应送诏狱。右都候吏员二十二人,卫士四百一十六人;左都候吏员二十八人,卫士三百八十三人。见《后汉书·百官志》。


官名。东汉卫尉的属官有左右都候各一人,秩六百石,主剑戟士,徼循宫及天子所收考。左都尉员吏二十八人,卫士三百八十三人;右都尉员吏二十二人,卫士四百十六人。左右都候各有丞一人。魏承汉制置,掌与汉同。西晋卫尉亦置左右都候,东晋以后无闻。

猜你喜欢

  • 臣司

    指众臣百官及专司某事的长官。《后汉书·陈忠传》:“陛下每引灾自厚,不责臣司,臣司狃恩,莫以为负。”

  • 理藩部额外侍郎

    官名。清末理藩部副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因旧制设。一人,正二品,以蒙古贝勒、贝子贤者充。职掌同理藩院额外侍郎。

  • 僧正司僧正

    官名。元、明、清各州僧正司主官。详“僧正”。

  • 左将军光禄勋

    左将军光禄勋实为二官,王莽时甄丰曾任此职。左将军掌武事,主征伐。光禄勋又名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佐官有丞,属官有大夫、郎、谒者;期门、羽林也皆归其领属。大夫掌议论: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皆无定员

  • 定国上公

    官名。新莽耒末更始政权置。《后汉书·刘玄传》: “悉拜置诸将,以族父良为国三老,王匡为定国上公。”官名,西汉末年更始置。《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更始即帝位……悉拜置诸将,以族父良为国三老,王匡为

  • 马褂

    服饰名。清朝官服之一。满语称“额伦代”。即是行褂,长只到股,袖只到肘,行军或旅行,主要是骑马时穿在袍服之外。自王公大臣以下官吏、庶民皆可用之。乾隆(1736—1795)中傅恒征金川归,喜其便捷,名之“

  • 保障

    官员任职的保障措施。依照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一月九日公布的《文官保障法草案》的规定,除特任官、公使、秘书以外,文官非受刑法的宣告、惩戒法的处分,或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免职:一、因身体

  • 药园生

    杂任职名。见“药园师”。

  • 女贤人

    女官名。北魏后宫女职。孝文帝时定为视三品。见《魏书·皇后列传》。

  • 户部北京司

    官署名。即“户部北京清吏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