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辅

左辅

①官名。西汉孺子婴居摄元年(后6)始置,以为辅弼之臣。《汉书·王莽传》: “以太傅、左辅、骠骑将军安阳侯王舜为太师。”十六国西秦乞伏国仁建义元年(385)置,位在左右相之下。后燕慕容熙光始元年(401)于大单于台置,位在尚书之下。北魏明元帝泰常七年(422),太子拓跋焘监国,以重臣为之,坐东厢西面,与右弼共总百僚。明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农民军在襄阳时置,为内阁官,位在上相国之下,旋废。②汉左冯翊郡别称,为拱卫京师三辅之


1、官名,为辅佐国君的大臣,因常居国君左侧,故称左辅。西汉末年王莽置,秩二千石。《汉书·王莽传上》:“以王舜为太傅左辅,甄丰为太阿右拂,甄邯为太保后承。”其后,北魏置。《魏书·长孙嵩传》:“诏世祖临朝监国,嵩为左辅。”

2、宋改侍中为左辅。《宋史·徽宗纪》:“癸未正三公三孤官,改侍中为左辅,中书令为右弼,左右仆射为太宰小宰。”宋之左辅,虽名为宰相,但不除授。

3、汉朝左冯翊郡的别称。为“三辅”之一。参看“三辅”条。

猜你喜欢

  • 中爵郎中

    官名。 北齐吏部始置, 为主爵曹长官,一员,六品上。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改主爵郎置,为吏部主爵司长官,一员,从五品上,掌封爵等事。高宗龙朔二年(662)改为司封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武则天

  • 修正庶尹

    文勋官名。明置,以授正五品文官再考称职者。勋官名。明置,为文勋第九阶,秩正五品。

  • 官告院

    官署名。五代后唐吏部置,掌官员告身文书所需绫纸、 ��轴、 朱胶等。 宋初属尚书省, 分设兵、吏、司封、司勋四司告身案,掌文武官、将校告身及封赠告身。置提举一人,以知制诰充

  • 大宗正寺

    官署名。北齐置,管理皇族外戚名籍事务,领诸王国、长公主官属。为九寺之一。设卿、少卿、丞各一人。有功曹、五官、主簿、录事等属吏。秦汉以来,历朝置宗正管理皇族事务,北魏改称大宗正卿。北齐沿北魏制,故名。

  • 财政部长

    官名。中华民国置,为财政部长官,总理全国财政事务。

  • 承议郎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置,员三十人,正六品,据事大小出使。唐朝沿置,为正六品下文散官,郡公出身者由此叙阶。宋初为正六品下文散官。太宗太平兴国元年 (976),以避讳改承直郎。神宗元丰三年 (

  • 御史上士、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御史,掌赞书与邦国都鄙及畿内万民之治令。北周仿《周礼》之制置御史上士,正三命;御史中士,正二命;御史下士,正一命。属春官府的内史上大夫。

  • 行人司左右司副

    官名。为行人司的副长官,见“行人司”。

  • 正父

    司寇的别称。司寇掌刑狱,参看“司寇”条。

  • 天官府

    官署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为六府之首。以大冢宰卿为长官,设小冢宰上大夫、天官府都上士以佐其职,掌管宫廷供奉、侍御、警卫及全国财政收支,赋役调发,百官俸给等事务。在下“五府总于天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