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长史

左长史

官名。① 东汉末曹操为丞相时分长史为左、右,总领相府诸曹。魏晋南北朝相国、丞相府例置。当时司徒府诸曹办理日常事务,司徒或置或缺,其左、右长史常置,统领诸曹。其余诸公唯置长史一员,加崇者方置左、右。秩千石。②十六国的政权机构都督府(太府)、牧府(少府)多置左、右长史,总执朝政,位冠僚首,实为国务长官之任,位在右长史上。③明朝王府长史司长官设左、右长史。参见“长史”。


官名。1、东汉置。东汉末年曹操为丞相时分置左、右长史,总掌相府各曹。其后,魏晋南北朝相国府、丞相府皆置;尽管司徒(相国、丞相)或置或省,而左、右长史皆置,统领诸曹。见《晋书·职官志》、《宋书·百官志上》、《南齐书·百官志》、《魏书·官氏志》、《隋书·百官上·中》。

2、十六国时都督府(太府)、牧府(少府)多置左、右长史,位居群官之首,实为国务长官。

3、明朝王府长史司置左右长史,掌王府之政令,总领王府事务。《明史·职官四·王府长史司》:“左右长史各一人,正五品……长史掌王府之政令,辅相规讽以匡王失,率府僚各供乃事,而总其庶务焉。”

猜你喜欢

  • 引班舍人

    官名。辽朝置,掌引导臣僚进见皇帝等事。

  • 右领军卫上将军

    官名。唐德宗贞元二年 (786)置,为右领军卫长官,位大将军上,一员,从二品,掌宫禁宿卫。凡翊府之翊卫、外府射声番上者,分配之;凡分兵主守,则知皇城西面助铺及京城、苑城诸门。宋朝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

  • 承徽寺少卿

    官名。为承徽寺的佐官见“承徽寺”。

  • 地官府都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属官,佐大司徒卿、小司徒上大夫掌地官府事务。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右卫中郎将

    官名。唐高祖武德五年(622) 改右翊卫为右卫府而置,高宗龙朔二年(662) 去府字,置一人,正四品下,将军缺,则代之,掌贰上将军事。宋朝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亦用为武臣赠典或武官

  • 朝内提报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主管传递文件。额设正副提报各一人,官阶为职同总制。

  • 嫡子

    旧指正室之妻所生之子。清制,王、公嫡子一人得按定例袭封爵位,其余未封之嫡子与余子一同照例考授。

  • 河南经略司

    官署名。元朝置。又称河南道经略司、屯田经略司。宪宗二年(1252),管领汉地军国庶事的忽必烈请准在汴梁(今河南开封)设立经略司,在唐、邓等州屯田镇戍,掌管河南军民政务和财赋收入。设经略使、参议等职。宪

  • 东园大匠

    官名,属少府,掌建造宫室。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将作少府注。

  • 东观丞

    官名,三国吴置,掌助东观令校书修史。参看“东观令”、“东观左丞”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