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事
弹劾官吏的奏疏。也称弹章。
弹劾官吏的奏疏。也称弹章。
参见“大行台”。
官名。北宋神宗熙宁三年 (1070),以南北作坊副使改置,为武臣迁转之阶。元丰 (1078—1085) 改制,定为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改武阶官名,换为武显郎。
官名。五代及宋时设为统兵官都指挥使之副。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置太仆寺于滁州(今安徽滁县),掌牧养马匹,以备军需。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定都北京,遂改北京行太仆寺为太仆寺,而以在滁州者加“南京”字,称南京太仆寺。设卿一人,从
官名。北魏置。掌东宫的营建事务。卢同自司空谘议参军兼司马迁此。见《魏书·卢同传》。
忠于职责。《左传·昭公二十年》: “守道不如守官。”
官名。清朝内务府掌仪司之职官。额设八人,佐郎中掌司事。
官名。明永乐 (1403—1424)中于京军三大营中五军营置。共六人,中军置大营、中营各一人。左,右掖,左、右哨各置一人,以勋臣充任。京营围子手营、幼官舍人营等亦置,各一人。景泰元年(1450)改三大
官名。渤海国十卫之一南左卫长官,置一人。
官名。北齐置,见“左右牝署令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