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要司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海军处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掌海军规制、炮械、驾驶、轮机等项事宜。辖制度、筹械、驾驶、轮机四科。置司长一人,科长四人,科员十二人,录事六人。三十四年,改称海政司。宣统元年 (1909),并入筹办海军事务处。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海军处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掌海军规制、炮械、驾驶、轮机等项事宜。辖制度、筹械、驾驶、轮机四科。置司长一人,科长四人,科员十二人,录事六人。三十四年,改称海政司。宣统元年 (1909),并入筹办海军事务处。
官名。元置, 见“右卫都指挥使”。
女官名。北魏后宫女职。孝文帝时定为视三品。见《魏书·皇后列传》。
吏员名。元制,中书省置中书令时则置监印二人,掌监视省印。
官名。南朝梁置,为文学侍从之臣。
官名。南诏官,主礼,以清平官,酋望、大军将兼。
官名。北宋置,佐采访使察访官吏善恶和民间疾苦。
散官名号。洪武四年(1371)置,以授从五品内官。
官署名。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改登闻院置,委朝臣主管。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隶谏议大夫。凡机密章奏及上于登闻鼓院而遭拒绝者,皆受之而上于朝廷,为畅通言路的重要机构。金朝隶御史台,掌
官名。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置南东二木场,十七年(公元1280年)并为一场,属大都留守司。掌受给营造宫殿材木。以提领一人为主官,下设大使、副使各一人。
吏名。辽朝北枢密院佐吏,在掌北院头子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