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田帛禄制

田帛禄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土地、实物为主的俸禄制度。三国魏的官秩多沿汉之旧,官俸似亦同汉,但因当时承汉末大乱之后,财政困难,实际上尚不能如汉制支付。晋代实行占田制,品官有职田以充俸禄。此外并给谷、绢、绵、菜田、田驺之类,因官品的大小而有等差。给田驺即是供给力役,自汉以来所谓给吏卒多少,实际上亦是供给力役,故可称之为一种广义的俸禄。南朝宋齐梁陈的俸禄制度与晋为一个系统,南朝宋亦行品官占田之法,依官品各有等差。州郡禄俸除田粟外,又有杂供给,多随土所出并无定准。南齐官俸大体因于宋,百官又给僮干之役。梁天监初定九品令,以谷粟支官俸。侯景乱后,国用不足,京官月唯别得廪食。陈制大体依仍梁旧。北朝诸代其俸禄制度又为另一系统。北魏官禄每季一请,给绢、谷;又随近给公田,收益以供公用,更代相传,不得出卖,为隋唐公廨田的起源。北齐官俸均给布帛,另各给干力。北周官俸给谷粟,以石计,丰年颁全俸,中年颁半俸,荒年不颁禄。

猜你喜欢

  • 公主仆

    官名。东汉置,秩六百石,为公主属官,掌公主车马。

  • 五兵郎中

    泛指五兵尚书所属诸曹郎中。《北齐书·袁聿修传》:“仍历五兵、左民郎中”。参见“五兵尚书”。

  • 抱器怀能科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 属于不遇类科目。景龙三年(公元709年)诏举,夏侯铦及第。

  • 城镇议事会

    城、镇自治组织的议决机关。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公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其中规定,城指府厅州县治所的城厢地方,镇指人口在五万以上的村庄屯集地方,与乡同为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北

  • 承受官

    吏名。宋朝客省、閤门司置,转勒留官后,理七选,许出官为县主簿、县尉。流外官名。宋置于客省、閤门,承长官之命,办理各种事务。

  • 测验科

    官署名。金朝置。属司天台。掌观测气象等。设八人。

  • 朵思麻宣慰司

    即“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 元司空

    官名。春秋时晋国置。掌都邑、宫室等工程建造事务的长官。大夫爵。《国语·晋语七》: “(晋悼公)知右行率之,能以数宣物定功也,使为元司空。”韦昭注: “司空掌邦事,谓建都邑,起宫室,经封洫之属。”武官名

  • 佐军校尉

    官名。东汉灵帝中平五年 (188)置,为西园八校尉之一,以淳于琼任之,统于小黄门上军校尉蹇硕。官名,汉置,位在将军下,掌帅兵征伐、驻守或宿卫。《后汉书·盖勋传》:“勋时与宗正刘虞、佐军校尉袁绍同典禁兵

  • 发放司

    官署名。宋太宗太平兴国(976—984)中置,属三司,掌发放三司帖牒,以判开拆司官兼管。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随三司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