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候内品
官名。宋朝入内内侍省、内侍省宦官,位在祗候高班内品下。
宦官职名。宋入内内侍省与内侍省均置,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改名祗候黄门。
官名。宋朝入内内侍省、内侍省宦官,位在祗候高班内品下。
宦官职名。宋入内内侍省与内侍省均置,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改名祗候黄门。
官名。①北宋太宗淳化二年(991) 审刑院置,与知审刑院共同详复大理寺所断案牍,写出奏章,上于皇帝。后定员六人,以朝官充任。不限在职年月,其阶官但及三年,即引对迁官。神宗元丰三年(1080),随审刑院
爵名。南朝宋“伯”爵等级之一,不食封。见《南齐书·沈文季传》。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正三命。职掌参见“乡伯中大夫”。
官名。 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 北周沿置。天官府膳部中大夫属官,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有春人奄二人,掌春谷成米而供其所需。北周地官府司仓中大夫所属有春人中士,正二命;春人下士,正一命。所掌与《周礼》之春人同。
元朝吏职。掌监视省事,设二员,有中书令则置。
官名。唐朝北衙禁军左羽林军统兵次官,高宗龙朔二年 (662) 置,员二人,从三品。德宗贞元三年 (787) 增一员。辽朝亦置,为加官。
官署名。见“济司局”。
官名。三国吴置。统无难士,负责侍卫帝王,亦用于征战。分置左、右部,各以无难左、右部督领之。地位颇重要,孙虑曾以右将军为之。官名,三国时吴置,掌护卫皇帝,领无难士。《三国志·吴书·孙和传》:“权欲废和立
官名。为文散官,金朝始置,以授从八品下文官。明朝沿置,改从七品文官,初授。金代文官共九品、四十二阶,从八品下称从仕郎。参看《金史·百官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