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詹事府

詹事府

管理东宫事务的官署。以詹事为长官。南北朝设,东宫内外大小众务及辅翊太子之职皆属之,职权甚重。北齐设丞、功曹、五官、主簿、录事等官属领太子家令、率更、仆三寺,左、右卫二坊,及门下坊、典书坊。北周不置。隋初复置,旋罢,由三寺、二坊、十率府分掌东宫事务。唐朝复置,掌东宫家令、率更、仆三寺及左右卫、左右司御、左右清道、左右监门、左右内十率府之政,管理东宫行政事务,职似朝廷之尚书省,别有左、右春坊(门下坊、典书坊)职似朝廷之中书省、门下省。实际上职闲事简,其官多选用儒臣。设詹事、少詹事为长贰,府置丞、司直、主簿等员。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端尹府,咸亨元年(670)复旧; 武则天天授(690—692)中改名宫尹府,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旧。五代因之。宋朝东宫官常阙,或以他官兼任,或唯食俸禄而无职司,其府形同虚设。辽、金、元改称詹事院等名,变革不常,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1392)复改詹事院置,设詹事、少詹事为长贰,多由他官兼领,府置丞、主簿、录事通事舍人等员,领左、右春坊及司经局。初掌辅导太子,府、坊、局官与翰林院职相兼,凡侍太子讲读、试士、修书之事皆参与。嘉靖(1522—1566)以后,太子出阁讲读,每委他官,府、坊、局诸官仅为翰林官升转之阶。清朝顺治元年(1644)设,寻裁,九年复置,十五年再裁,康熙十四年(1675)再设。初仍掌辅导太子之职,康熙(1662—1722)以后,不立太子,遂掌文学侍从、经史文章之事,其官亦充任经筵讲官、日讲官、尚书房侍值、典试提学等差,与翰林官略同,实为翰林院辅佐机构,备翰林官迁转之地。设詹事、少詹事为长贰,满、汉各有员,辖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其汉员皆兼翰林院职。嘉庆二年(1797)以府事改隶翰林院,五年复旧; 光绪二十四年(1898)省入翰林院, 寻复旧, 二十八年仍省入翰林院, 遂废。


官署名。总东宫内外众务,大小事皆统之。北齐始置,总太子东宫内外众务,事无不统;其官有丞、功曹、五官、主簿、录事等,领家令、率更令、仆等三寺及左右二卫二坊;三寺各置丞,二坊各置司马,俱有功曹、主簿。见《隋书·百官中·詹事》、《通典·职官十二·太子詹事》。唐代詹事府置太子詹事一人,正三品,少詹事一人,正四品上,掌统三寺十率府之政,少詹事为之贰。丞二人,正六品上,掌判府事。还有主簿、司直等官。见《新唐书·百官四上·詹事府》。明代詹事府,掌辅导太子及左右春坊以及司经局的政事。其官有詹事一人,正三品,掌府、坊、局之政及辅导太子;少詹事二人,正四品,为詹事之副;还有府丞、主簿厅主簿、录事、通事舍人、左右春坊大学士、左右庶子、左右谕德、左右中允、左右赞善、左右司直郎等。詹事入侍太子,与坊、局翰林官进讲《尚书》、《春秋》、《资治通鉴》、《大学衍义》、《贞观政要》等书。先编辑成章进御,然后赴文华殿讲读。见《明史·职官二·詹事府》。清代虽无太子,但设詹事府,其官有詹事、少詹事等,大体与明朝同,其职掌为经史文章之事,名实不符。《清史稿·职官二·詹事府》:“詹事、少詹事,掌文学侍从。经筵充日讲官。编纂书籍,典试提学,如翰林。并豫秋录大典。”

猜你喜欢

  • 四部大人

    官名。北魏初期置,掌刑案审决。《魏书·刑罚志》说:“魏初刑禁疏简,宣帝南迁,复置四部大人,坐王庭决辞讼,以言语约束,刻契记事,无囹圄考讯之法,诸犯罪者皆临时决遣。”

  • 逌人

    官名,汉置,也称逌人使者,掌每年八月巡行各地,宣传政令,并收集歌谣和方言。参看刘歆《与杨雄求方言书》。

  • 京师高等审判厅

    官署名。清末京师之审判机构。光绪三十三年 (1907) 设。掌京师刑、民案件审判,于重罪为二审,轻罪为终审。置厅丞一人,下设刑、民两科,各置推事六人,分掌所辖刑、民案件。设典簿厅,置典簿二人,主簿四人

  • 盐课提举司提举

    官名。简称“盐提举”。盐课提举司长官。掌司事。明朝每司设一人,从五品,下设同提举、副提举等。清朝亦每司设一人,从五品。例以通判、运判、州同升位。官名。元、明皆置,为提举司长官。详见“盐课提举司”条。

  • 中才人

    内官名。西晋武帝始置,位三夫人、九嫔下,爵视千石以下。南朝宋武帝废,孝武帝孝建三年(456) 复置,以为散位,太宗泰始元年 (465)省,三年 (467)又置,位在五职下,为散役。南齐沿置,位在九嫔下

  • 高庙令

    官名。东汉置,属太常,秩六百石,领员吏四人,卫士十五人,职掌守高庙,案行扫除。官名,汉置,属太常,俸六百石,掌守庙、案行扫除。无丞;吏员四人,卫士十五人。见《后汉书·百官志二》。

  • 协揆

    清朝协办大学士之别称。

  • 军需司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置。掌粮馕廪饩,兼司军需人员教育。辖统计、粮服、建筑三科,附设银库。设司长一人掌司事,下设科长三人,科员三十人,司副官一人,法规总编纂员二人,编纂员

  • 掌朝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秋官府掌朝司长官,皇帝临朝时,典笔砚,持至御坐,由承御大夫取以进上,并掌纠察非违,肃正朝仪。下设小掌朝上士以佐其职,领掌察上士、司约中士、司盟中士、职金中士

  • 习尼昆

    吏名。金代置,为女真语的音译,掌管纠军差役。吏名。金代诸乣详稳司与移里堇司所属均有习尼昆,掌本乣差役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