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官郎中

都官郎中

官名。魏晋南北朝与都官郎互称,为尚书省都官曹长官。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定置为刑部都官司长官,从五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司仆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五代沿置。北宋前期为五品寄禄官,不预司务。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始为职事官,从六品。哲宗元祐元年(1086)兼领司门,绍圣元年(1094)沼都官、司门二司互置郎官一员。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兼领比部、司门事。明初亦置,员一人,正五品,洪武二十三年(1390)罢。


官名。唐朝设此官,“掌配役隶,薄录俘囚,以给衣粮药疗,以理诉竞(强横)雪冤。”宋朝也设此官,其职掌基本上与唐同;掌管徒流配隶等事。见《旧唐书·职官二·都官郎中》、《宋史·职官三·刑部》,参看“都官”条。

猜你喜欢

  • 众议院法典委员会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众议院常任委员会之一。设委员长一人,理事一人或数人;委员,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设三十七人,七年(公元1918年)减为二十五人。掌审查法典事项。

  • 尚辇局奉御

    官名。即尚辇奉御。

  • 司功佐

    杂任职名。唐置于京县或畿县,其职掌相当于州的司功参军事。参见“司功参军事”。

  • 圆明园总管事务大臣

    官名。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在北京西直门外海淀建圆明园以赐雍亲王,雍亲王即位为雍正帝后,续有增修,包括圆明园、万春园与长春园,故又称圆明三园。主官为总管事务大臣,无固定员额。所属有郎中、主事

  • ?

    官名。 战国齐、 燕等国置。 掌量器制作。 参见曹锦炎《释战国陶文中的‘��’》 (《考古》一九八四年第一期)

  • 居龙氏

    太皞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见“太皞”。

  • 制造库司库

    官名。清朝工部制造库之属员。隶于制造库郎中。设满洲二人。分掌库贮之事。

  • 司薙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有薙氏下士二人,掌管伐除天然生长与人工种植的林木,及有关伐取树木的禁令。北周仿《周礼》之制置司薙中士,正二命;司薙下士,正一命。属秋官府司调下大夫。

  • 路軨令丞

    官名。西汉太仆的属官有路軨令,秩六百石,有丞。《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引伏俨说:“主乘舆路车,又主凡小车。軨,今之小马车,曲舆也。”东汉省。

  • 太子食官丞

    官名。北齐太子食官署次官。隋朝沿置,设二员。唐朝为从九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