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朝北盟会编

三朝北盟会编

书名。编年纪事本末类史书。南宋徐梦莘撰。250卷。成书于绍熙五年(1194)。记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对金和战事,故名。梦莘(1126—1207)字商老,临江军清江县(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仕官。每念生逢靖康之乱,欲求亡国之由,乃撰此书。起政和七年(1117)海上之盟,迄绍兴三十二年(1162),上下46年,分上中下三秩,上为政和、宣和25卷,中为靖康75卷(末五卷为无年月可系之杂记),下为建炎、绍兴150卷。对宋、金通和、用兵之事,按年月日,悉为铨次本末。取材极宏富,凡敕制、诰诏、国书、书疏、奏议、记序、碑志等,皆录载无遗。引用宋代官私书记杂考共286种,金国诸录10种,征引皆注明出处。全录原文,无所去取和论断,是非并见,同异互存,以备史家之采择,故以《会编》命名。详于宋金军事、外交活动,对当时政治、经济、地理、人物等亦多有反映。汴都丧败、南渡立国、治乱得失,循文考证,比事推求,皆可见其所以然。是研究宋、金关系史的重要史料。有光绪四年(1878)袁祖安木活字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许涵度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许涵度刻本。

猜你喜欢

  • 乌什起义

    清代乾隆年间新疆维吾尔族农民起义。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统一西北地区后,为加强对天山南北的统治,于当地置屯田、建立军府制度,派伊犁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分别统兵驻伊

  • 萨催

    藏语音译,意为“驿站”或“短站运输差”。为※“宗解”(长站运输差)的对称。又作萨璀。(1)旧时,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2)原西藏地方政府外差中,从一驿站送往另一驿站的短站运

  • 吾古孙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乌古孙、温古孙、乌孙。居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金朝建立后,居地有变动。有的迁到临潢府(治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波罗城)。

  • 藕丝淀

    见“广平淀”(131页)。

  • 孛术鲁德裕

    ?—1217金朝大臣。本名蒲剌都。隆州(今吉林农安)猛安人。女真族。孛术鲁氏。初补枢密院、尚书省令史,右三部检法、监察御史,迁少府监丞。章宗明昌(1190—1196)末,修北边壕堑,立堡塞,以功进官三

  • 安达

    见“安答”(905页)。

  • 启民可汗

    ?—608隋代东突厥可汗。名染干。原号突利可汗,又作启人可汗。阿史那氏。※叶护可汗处罗侯之子。原游牧于突厥汗国北部地区。素与隋和好,早在开皇二年(582)沙钵略可汗犯边时,即受隋使长孙晟之托,诈告铁勒

  • 召固

    见“邵固”(1261页)。

  • 王继远

    辽东丹国大臣,渤海人。据其家谱,汉代本为太原人,远祖文林仕高丽(高氏),为西部将。历传8世至其曾祖乐德,始为渤海人。辽天显元年(926)一月,辽太祖阿保机灭渤海国,改渤海为东丹国。三年十二月辽太宗耶律

  • 滍水蛮

    南北朝时期滍水(今河南舞阳县以上沙河)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以水名为族名。分布在今河南鲁山、叶县一带。时属雍州、豫州,故又泛称雍州蛮或豫州蛮。南朝宋元嘉二十八年(451),滍水诸蛮据险举兵,后为雍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