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仇池

仇池

①地名。因山得名,本名仇维,山上有池,故曰仇池山。又名河池、百顷、氐池、仇夷、瞿堆。在今甘肃西和县西南(一说成县西北)。因山筑城,四面壁立,峭绝险固。上有平地,方20余里,田百顷,泉99源。可引泉灌田,煮土成盐。汉建安(196—220)中,略阳清水氐人杨腾徙居此地。晋元康六年(296),氐人杨茂搜自略阳还保仇池,建前仇池国。太宁(323—326)初,其子杨难敌南奔汉中,前赵刘曜置益州刺史镇仇池,既而难敌复取之。永和三年(347),晋置仇池郡,后又兼置北秦州。太和六年(371),前秦置南秦州,命杨统为刺史。太元十年(385),难敌曾孙杨定复据仇池,建后仇池国。宋元嘉十九年(442),宋取仇池。次年,为北魏所夺,亦置仇池郡,寻改为仇池镇。昇明元年(477),杨文度曾攻取仇池,未几为魏夺回。西魏时降郡为仇池县,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寻改为灵道县。 ②两晋十六国时期略阳清水氐人杨氏所建政权名。自晋元康六年(296)杨茂搜建国至西魏废帝二年(553) (一说至北周大象二年,即580年),几经兴亡,延续250余年(一说为280余年),共历29主(一说为33主)。后世研究者以其兴亡和政治中心的迁移,分为※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其疆域主要在今甘肃武都专区东南部、四川平武一带。盛时曾据有陕西汉中、安康、甘肃天水、秦安、四川梓橦等地。居民有氐、羌、汉等族。以农耕为主,兼营猎牧。

猜你喜欢

  • 吴懋

    明代白族学者和诗人。字德懋,号高河。云南大理人。白族学者※李元阳婿。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官通判,历官知州,后归乡里。从李元阳、流寓杨慎游学。著《行剑子》、《叶榆檀林志》,诗集有《南霞集》、《乘

  • 班垫楚称

    清代八世班禅丹白旺秋胞兄。藏族。同治八年(1869),班禅之父丹增汪结病亡。所遗公爵,经驻藏大臣恩麟奏准,例应由其承袭,因其自幼削发为僧,勤习经典,不愿承袭公爵,故赏大喇嘛名号,以便在班禅近身服侍。

  • 公哥亦思监

    1308—1336元代白兰王。全名公哥列巴亦迥乃思监藏班藏卜。乌思藏人。出身于萨迦款氏家族。白兰王※琐南藏卜弟。泰定间(1324—1328),由乌思藏至京师大都(今北京),诏命中书持羊酒效劳。后尚元帝

  • 撒秃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这一。亦作三屯河卫。永乐五年(1407)二月设。《满洲源流考》作三屯河卫,并说清代有三屯河地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南480里,即辉发河之上游,也河之北有辉发城。

  • 新疆文化协会

    抗日战争时期新疆社团组织。1939年4月7日(一作8日)建于迪化(今乌鲁木齐)。茅盾为会长兼艺术部长,张仲实为副会长兼编译部长。主要宗旨是推进抗战文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完成中华民族之自由解放,为新中

  • 北定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东南部。二十七年(1394),明廷更定番国朝贡仪,将其列入全国可按例朝贡的三十长官司之一。宣德三年(1428)九月,故土官侄那儿

  • 李彝昌

    ?—909夏州党项羌首领。本姓拓跋氏。唐末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拓跋思恭孙,李仁祐子。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十一月,李思谏卒,军中遵遗命立其为留后,不久即被授为定难军节度使,正授旄钺。三年,被夏州都指挥

  • 金源

    金朝始兴之地,亦为金朝别称。金先祖绥可徙居安出虎水上源,至阿骨打以此水一带为基地兴起建国。安出虎,女真语意为“金”,金人以世居安出虎水之源海古水(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境内阿什河上游大、小海沟)故以金为国号

  • 西壁讹答

    西夏晚期大臣。党项人。远祖系鲜卑人。襄宗时为太傅。应天四年(1209)蒙古主成吉思汗攻西夏时,守斡罗孩城(今属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巷战时被俘。

  • 蒙古实业公司

    清末蒙古王公创办的新式企业。宣统二年(1910) 8月24日经批准,9月10日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创办人是清末的蒙古王公,主要有科尔沁亲王阿穆尔灵圭、外蒙古赛音诺颜汗部札萨克亲王那颜图、阿拉善旗札萨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