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节度
唐代南诏政治区划之一。贞元十年(794),唐廷应南诏国主异牟寻约和之请,派剑南西川节度巡官崔佐时至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与异牟寻盟于点苍山神祠,异牟寻随即发兵袭破吐蕃于神川,取铁桥等16城,收复剑川、浪穹2地,遂置剑川节度。命大军将任节度使,兼管军事及行政。原治宁北城(今云南洱源县中所),后移治于剑川。辖剑川、野共川等14地,相当于今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丽江地区等。《云南志》(《蛮书》)载其地“皆施蛮、顺蛮部落”。
唐代南诏政治区划之一。贞元十年(794),唐廷应南诏国主异牟寻约和之请,派剑南西川节度巡官崔佐时至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与异牟寻盟于点苍山神祠,异牟寻随即发兵袭破吐蕃于神川,取铁桥等16城,收复剑川、浪穹2地,遂置剑川节度。命大军将任节度使,兼管军事及行政。原治宁北城(今云南洱源县中所),后移治于剑川。辖剑川、野共川等14地,相当于今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丽江地区等。《云南志》(《蛮书》)载其地“皆施蛮、顺蛮部落”。
蒙古语意为“了望者”。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小黑河支流,发源于武川县北黄花窝铺村西南,经呼和浩特郊区,入小黑河,全长58公里。明清时为蒙古土默特部游牧之地。
云南古族名。晋人常璩著《华阳国志》载:“云南郡……有熊仓山……有上方、下方夷”。云南郡始设于蜀汉,辖滇西北地区,治云南县(今祥云县云南驿)。熊仓山,自唐以后称点苍山(简称苍山),在今大理市西,洱海西方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天历三年(1330),明宗和世㻋子懿璘质班(宁宗)受封。
党项羌拓跋部首领。本姓拓跋氏。宋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族子,李彝景子。随父仕周为银州防御使。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受李彝殷所遣表贺太祖受禅,以循谨有礼,获厚赐赏。乾德元年(963)二月,与妻罔氏出游
内蒙古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最古老的药店。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山西大同大兴店投资开设。资金雄厚。旅蒙商号大盛魁、天元恒等在内蒙古地区收购的珍贵药材,多由该店买入、泡制、转销。所制海马种玉
1836—1903清末将领。字西园。安徽淮南(今寿县)人。回族。道光二十九年(1849),随父佐理寿州团练,因御苗春霖有功,授都司。后随父募勇投清营李鸿章部征捻军,转战湖北、河南、江苏、安徽等省。光绪
唐代壮族地区摩崖碑铭。简称《大宅颂碑》。唐韦敬辨撰。敬辨为澄州(今广西上林)首领,壮族,曾任廖州(今广西上林等地)刺史。碑完好,今存广西上林县澄太乡麒麟山麓石牛洞。刻于永淳元年(682)。碑高95厘米
书名。清末民初回族学者丁竹园著。24册。竹园(1870—1935),字子良,名国瑞,号竹园。北京人。1923年将其数十年发表的文稿汇编成是书。本书题材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有演说、谐谈、杂
见“人役税”(33页)。
※东羌的一支。居西河(治今内蒙古东胜县境)、上郡(治今陕西榆林县东南)。东汉永初年间(107—113),参加羌民大起义。永宁元年(120),从上郡出发,转战于河西张掖等地,被汉护羌校尉马贤击败,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