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亚语系

南亚语系

根据语言发生学分类法划分的语系之一。最早是德国传教士和人类学家施密特(W·Schmidt)于1906年提出来的。使用这个语系语言的民族,分布在印度、尼科巴尔群岛(印属)、缅甸、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家和我国云南、广西等地。约有120种语言,其中包括历史比较悠久,使用人数较多的蒙达语(Munda)、孟语(Mon)、高棉语(Khmer,即柬埔寨语)、卡西语(Khasi)和越南语(Vietnamese)等。使用人口约6900万,约占亚洲总人口28.24亿(1985)的2.4%。南亚语系可分为四大语族。即越芒语族,孟高棉语族、蒙达语族和尼科巴尔语族。孟高棉语族,约有80多种语言,使用人口约1160万。使用孟高棉语族语言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印度、缅甸、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和我国的云南省。这个语族在语音上的特点是,辅音比较复杂,塞音清浊对立比较普遍,辅音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比较多而且也比较整齐。元音分长短的语言比较多,有少数语言元音有松紧对立,一般没有声调,词汇以单音节根词为主。语法意义主要由词序与功能词表示。词序一般是主语—谓语—宾语。越芒语族,约有8种语言,使用人口约5220多万。使用这个语族的民族,分布在越南沿海平原越族(也称京族)聚居地区和国我的广西省。越芒语族语言在语音上的特点是,辅音比较简单,塞音有清浊对立。大多数语言元音不分长短,声调起区别词义的作用。各音节之间界限分明。单音节词占大多数。词汇中汉语借词尤其是越南语占相当大的比重。语法意义由词序和虚词来表示。句子的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和补语在动词之后。蒙达语族,有19种语言(或方言),使用人口约540万(1961)。使用这个语族的民族,分布在印度的阿萨姆邦、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等地。蒙达语族的特点是有一种半辅音,有点像音节末的不破裂塞音,气流通过口腔时不与发音器官磨擦。声音听上去常带有轻微的鼻音。一个词根可以加上前缀、中缀和后缀来改变它的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尼科巴尔语族,约有11种语(或方言),使用人口约2万,主要分布在印度洋的尼科巴尔群岛上。这个群岛由19个岛屿组成。尼科巴尔语族的特点是只有不送气的清塞音,没有送气或带声的塞音,元音分长短。用附加成分来表示语法意义。谓语一般在主语之前,指示词一般在名词之后。文字方面,孟文和高棉文是南亚语系最古老的文字,字母形式和书写规则都来自印度文字。越南在10世纪以后,出现了古代文字——字喃。它是一种方块字,部分借用汉字,部分使用汉字中会意、形声、假借的方法构成。13世纪以后,出现用字喃写的诗歌,大量作品流传至今。17世纪欧洲传教士制定了拉丁化的越语拼音方案。拉丁化的越南文已成为越南人民的书写工具。近百年来,有少数南亚语系的民族,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如卡西文、佤文。但大多数南亚语系的民族仍然没有自己的文字。

猜你喜欢

  • 庆陵壁画题字

    辽代契丹小字题字。早年考查辽※庆陵(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北)发现陵内壁画上不少契丹字题字,现集中起来,可辨识出50余字,为契丹文字宝贵资料。今壁画与题字原物已不见,仅存当年照片,甚为珍贵。

  • 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文

    碑铭。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三月二十一日立于北京国子监内。玄烨撰文,以满、汉两种文字镌刻。前半部为引言,后半部为四字韵文。载述康熙帝统兵征准噶尔部噶尔丹缘起、经过及作战思想。为研究康熙帝征噶尔丹及

  • 三朝辽事实录

    书名。明王在晋(字明初,今江苏太仓人)撰。17卷。天启二年(1622)三月,作者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代熊廷弼经略辽东,后坐罪归籍,于崇祯十一年(1638)撰成此书。记事起万历四十六年(1618)四

  • 卡塔条勒

    见“迈买的明”(741页)。

  • 干粮头

    见“扭达”(1061页)。

  • 景洪傣族反洋教斗争

    1913年,美国传教士进入云南车里,贿赂云南地方军阀及当地封建土司,以取得传教的权利。并以办医院,为人治病等手段,诱惑群众信教。傣族民众对其传教活动极为不满,以各种方式进行抵制,拒绝参加教堂活动。传教

  • 榆里底乃部

    见“奚的部”(1894页)。

  • 骠信

    唐代南诏王称号。《新唐书·南蛮中》元和三年(808),南诏王异牟寻卒,子寻阁劝(寻梦凑)继位,自称“骠信”,“夷语君也”。对酋龙(世隆)、隆舜(法)亦有此称。

  • 桂轮

    ?—1847清朝将领。蒙古正白旗人。萨尔图克氏。伊犁将军长龄子。嘉庆四年(1799),由荫生捐纳笔帖式。十四年(1809),袭云骑尉世职。十五年,授整仪尉。十六年,升治仪正。十八年(1813),授乾清

  • 沙鲁万户府

    明代乌思藏地方官署名。元时为十三万户之一。明初沿袭元制,仍为万户。驻地在今西藏日喀则夏鲁。洪武三十年(1397),其万户列思巴端竹遣使入朝进贡。洪武帝赐银百两,文绮、帛各2疋,并赐其使人衣、钞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