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汗都督府

大汗都督府

唐代设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一称太汗都督府。高宗龙朔元年(661),以哒活路城(位于今阿姆河下游)置。以其王太汗为都督,职位世袭。辖附墨、奄蔡、依耐、安屋、犁、榆令、罽陵、碣石、波知、乌丹、诺色、迷蜜、吩顿、宿利、贺那等15州。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猜你喜欢

  • 斡脱忽赤

    元代蒙古官名。又译“鄂托克齐”。《元史语解》释为“司部属人”。“鄂托克”为蒙古的一种社会经济单位,由地域接近又有近亲关系的各家族组成,“赤”为“司事人”,即掌管本部民众的官员。据《元史·兵志三》马政款

  • 高罗安抚司

    元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始建于元代,称高罗寨长官司(一作宣抚司)。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元末明玉珍改为安抚司。明洪武六年(1373)因土民流散,废。永乐四年(1406),土官田大民招回土民400余户

  • 蒙古问题决议案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解决蒙古民族革命问题的决议案。决议案的基本精神是:使蒙古民族的革命斗争按照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发展。主要内容是:强调蒙古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必须与全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结合起来

  • 察布察尔大渠

    见“锡伯渠”(2364页)。

  • 鱼凫

    约春秋时期蜀人首领。继※蚕丛、※柏灌之后为蜀王。《华阳国志》云:其狩猎至湔山(在今四川灌县境),“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宋孙寿《观古鱼凫城诗》自注云:温江县北15里有古鱼凫城(俗称古城埂)。近

  • 韦敬办

    唐代广西土官,岭南道澄州(治今广西上林县南)人。出身澄州豪酋之家,好读书,颇精文辞。曾任澄州无虞县(今上林县境)令,至今犹存其所写的《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诚洞碑》两篇碑文,内容丰富,是研究唐代该地区

  • 博罗欢

    (1236或1238—1300) 元朝将领。又译博鲁欢、博罗罕、孛鲁欢、孛罗欢、拔鲁罕、不鲁合罕等。蒙古忙兀氏。蒙古国开国功臣※畏答儿曾孙,琐鲁火都子。以智勇著称。16岁任本部断事官。后从世祖忽必烈讨

  • 木契

    契丹宫廷符契。为閤门使唤仗时用之。以阴、阳两面为一组。国行大礼,閤门使受阳面木契,勘契官执阴面,互相勘合,奉敕唤仗。

  • 伊喜当增旺扎拉

    19世纪末著名蒙医。原籍察哈尔,7岁到鄂尔多斯郡王旗公昭庙。自幼学医,精通蒙、藏文,善诗文。从38岁起,周游蒙古各地行医。以藏文著《珊瑚验方》(藏文名《朱如道沙拉》),以治疗各科疾病为主要内容,兼叙药

  • 六字真言

    藏传佛教咒语名。藏语称“嘛呢意珠”。即“观音六字明咒”。六字即“唵、嘛、呢、叭、咪、哞”。源自梵文。唐代已被吐蕃尊信,敦煌石窟题记中到处可见。或书于寺院,或刻之于石,铸之于金属器皿,印之于布、纸,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