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都

大都

元代都城。即今北京市。蒙古人称“汗八里”,意为“汗城”。原为金都城,名中都。元太祖十年(1215),蒙古军取之,复燕京旧称,作为统治汉地的据点。太宗六年(1234),置中州断事官,辖中原诸路。宪宗元年(1251),立燕京等处行尚书省。世祖至元元年(1264),复改为中都。四年,于城东北兴建新城。九年,更名大都,作为元朝多民族国家的统治中心,建有中书省衙署及大都留守司、大都路总管府。城方60里,有11门:南曰丽正门、顺承门、文明门,北曰安贞门,健德门,东曰崇仁门、齐化门、光熙门,西曰和义门,肃清门,平则门。

猜你喜欢

  • 石抹老斡

    见“石抹仲温”(455页)。

  • 迺令思聪

    西夏大臣。党项羌族。夏桓宗(1193—1206)时官居殿前太尉。天庆五年(1198),受遣与枢密直学士杨德先赴金朝谢横赐。十二年(1205)九月,复与知中兴府通判刘俊德赴金朝谢横赐。

  • 生女真

    辽朝对部分女真人的称呼。一作生女直,《辽史》常以“女直”称之。又因其未编入辽朝户籍,故又称不系辽籍女直。名称含义,当是因其社会发展较慢,相对熟女真而言。来源于黑水靺鞨。分布在今第二松花江以北,吉林省扶

  • 巴勒

    德昂语音译,亦作布列、布雷。为分布在云南潞西、陇川等地德昂族的自称,属“别列”支系。信奉小乘佛教中忌戒较严的※“左抵教”和※“多列教”。其妇女剃发,裹黑布包头,戴大耳坠、银项圈,又因其妇女筒裙颜色中红

  • 莫护跋

    三国时鲜卑慕容氏首领。前燕国君※慕容皝高祖。魏初,率部自北方入居辽西,依附于魏,从宣王司马懿破公孙氏,因功封率义王。以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为中心建政权。慕燕代之步摇冠,遂敛发袭冠,一说因故被诸部

  • 却本堪布

    藏语音译,一作厥本堪布,意“供祀堪布”。旧时专管达赖、班禅等藏传佛教大活佛祭祀供品、宗教活动安排的僧官职称。

  • 户曹

    唐代南诏初期国务行政机构六曹之一。参见“六曹”(382页)。

  • 迭里弥实

    元末官员。字子初。祖籍西域,回回人,合鲁温氏。大都路治中满速儿孙,安庆路治中马哈麻之子。事母至孝,年40不仕。初充宿卫,继授行宣政院崇教。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任新州(今广东新兴县)达鲁花赤。

  • 祐世隆

    844—877唐代南诏第十一世王。又作世隆、酋龙。乌蛮,蒙氏。晟丰祐之子。大中十三年(859),父卒,袭王位。因其名“世”犯讳李世民,“隆”犯讳李隆基,又不堪安南经略使李琢对夷人之苛剥,与唐失和,遂自

  • 忽刺罕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忽剌孩赤”、“呼拉干齐”。“忽刺罕”意为“盗贼”,“赤”意为“司事人”,即捕盗人。《元史·兵志》:“捕盗者,曰忽刺罕赤”。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建国后,委专人执掌该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