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尔苏沙巴文

尔苏沙巴文

我国自称尔苏的藏族中一部分人曾使用过的一种文字。尔苏语称之为“扎拉玛”。传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宁,雅安地区的汉源、石棉等地。沙巴文是尔苏人中从事宗教活动的沙巴们使用的图画文字。沙巴文起源何时,无确切记载,口头传说有25代,约500年左右。沙巴文有200多个单体字。笔画简单,但不固定,类似图画。只有手写体,多数用竹笔或兽毛蘸上各种颜色书写,有白、黑、红、蓝、绿、黄6种颜色,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附加意义。书写特点是无固定的笔顺和书写格式,一个图象表示一个意思,有时用一组图象表示一个比较复杂的意思,在一组图象中往往依时间先后分别为左下、左上、右上、右下、中间的顺序排列。每个单体字与语言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往往一个字读两个、三个乃至一句话。有时用附加笔画来区别意义。文字表达具体的直观事物多,比较抽象的概念少,表达动作的则更少。沙巴文处在象形文字的初级阶段。它是脱胎于图画,刚刚跨入文字行列的原始文字,是研究文字起源和发展史的极为珍贵的资料。传说中的沙巴文文献有数十种,已发现5种:虐曼史答(卦书)、各齐史答(算命)、史帕卓兹(卜卦)、昌巴尔刷答(治病)等。内容与原始宗教和占卜有关,但也不乏包含历史、语言、宗教、医药、历法等方面的记述,是研究尔苏人社会历史情况的重要参考材料。

猜你喜欢

  • 辽王

    ①辽封爵。耶律仁先受封。仁先,辽皇族。燕王瑰引子。重熙十六年(1047)迁北院大王。十八年,与皇太弟重元为先锋,攻西夏。清宁九年(1063),受命平重元之乱,进封宋王。咸雍元年(1065)改封辽王。

  • 统墓店站

    元代驿站名。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西路驿道与中路驿道的分道处所设之站。由怀来西行,过狼居西山(今狼山)至此,即今土木堡镇,亦称统墓,因店北旧有统军墓而得名。驿路至此折向北,

  • 官设台站

    见“中央台站”(295页)。

  • 和阗直隶州

    清代新疆州名。光绪九年(1883)置。治所在今新疆和田县所在地。辖于阗(今新疆于田)、洛甫2县。管领村庄129处及5驿站。隶喀什噶尔道。1913年改为县。人口7.8万余人,其中大多数为维吾尔族,少数为

  • 托时

    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姓佟。初任仓场侍郎。雍正五年(1727),因事罹罪被革职。七年(1729),授侍郎衔,偕副都统广西等率随员20人奉命出使俄国,欲联络俄国共同夹击准噶尔。八年(1730)十二月抵

  • 阿黑麻

    ①(1465—1504)东察合台汗国可汗。蒙古族。※羽奴思汗次子(《明史》作阿力之子,不确)。羽奴思汗长期生活于塔什干,一些不惯于城市生活的蒙古人拥阿黑麻逃回蒙兀儿斯坦。1487年羽奴思汗卒,长子※马

  • 王国维

    1877—1927近代著名学者。浙江海宁人,字静安,号观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赴上海,掌时务报馆文牍,业余入东文学社习日、英语,喜读康德、叔本华、尼采著作,思想颇受影响。后历在湖北农业学堂、江

  • 吐迷度

    ?—648唐代回纥第三代首领。药罗葛氏。※菩萨之子。原为胡禄俟利发(部落首领称号)。父卒嗣位。贞观十七年(643),与诸部联兵败薛延陀,尽有其地,遂南逾贺兰山,临黄河。遣使朝唐,受厚遇。二十年(646

  • 哲别

    ?—约1224蒙古国大将。又译者别、只别、哲伯、遮别等。别速惕氏。原名只儿豁阿歹。初依附泰亦乌部。宋嘉泰二年(1202),“阔亦田之战”兵败,降铁木真(成吉思汗),以骁勇善射,赐名哲别(意“箭簇”)。

  • 綦母怀文

    东魏、北齐官员,冶炼家。又作濮母怀文。巧思博艺,熙平元年(516)后,曾奉敕令修理洛阳永宁寺。后以道术事高欢。东魏武定元年(543),芒山大战后,建议改东魏军旗帜赤红为赫黄,即所谓河阳幡。善铸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