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屈原

屈原

前340—前278

战国时楚国政治家,爱国诗人。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归州秭归(今湖北秭归)人。楚国君同姓贵族。《史记·屈原传正义》云:“楚王始都是,生子瑕,受屈为卿,因以为氏”。楚怀王时,因其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备受信任。约于楚怀王十一年(前318),任※左徒。十六年(前313),参与造宪令。力主改革内政,修明法度,限制贵族特权,举贤任能,以期富国强兵;对外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在“合纵”与“联横”的政治斗争中,曾三次出使齐国,以图联齐制秦。由于楚怀王听信亲秦者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谗言,内惑于南后郑袖,被贬为※三闾大夫。楚顷襄王二年(前297),被放逐于长江以南沅湘流域之荒野地区。二十一年(前278),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被秦攻破,楚君出逃。屈原既无法实现其政治主张,又无力挽救国家危亡,于五月初五满怀悲愤投汨罗江(在今湖南东北部)殉国。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抒发对国家的积虑和忧念,对贵族庸愚误国的憎恨,对人民的关怀和同情。通过诗篇陈诉变法图强的政治主张。主要著作有:《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九歌》、《九章》、《惜往日》、《涉江》等约25篇。这些诗篇成为中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珍品。

猜你喜欢

  • 乌什吐鲁番

    即“倭赤”(1888页)。

  • 兀良哈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作兀良合、兀良合惕、兀良罕、兀良孩、嗢娘改等。辽代已见于史载,称“斡朗改”,为辽五十九属国之一,辽置斡朗改国王府治之。分二种,一种为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部众为成吉思

  • 乌佑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是珞巴人对精灵、神灵和鬼魂的泛称。其来源有二:一为天父地母结合后所生;一为被害※纽布(巫师)的灵魂转化。有善恶之分。通过祭祀,可使善者赐福于人,恶者不再害人。

  • 克什克特

    卫拉特蒙古辉特部台吉。伊克明安氏。乾隆十九年(1754),率众随阿睦尔撒纳附清,授札萨克头等台吉,驻牧塔密尔。(位于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二十一年(1756),以族台吉德济特等附阿睦尔撒纳反清,偕辅国

  • 崔礼光

    渤海王国大臣。官殿中寺少令。后梁开平二年(908)正月,奉末王※大諲譔之命朝贡后梁,获后梁加爵秩,赐金帛,返归。

  • 炳多优

    瑶语音译,意为“平地瑶”。部分瑶族自称。分布于广西恭城、富川和湖南江华等地。居地较为平坦,又因长期与汉族多有交往或杂处,故在瑶族中生产力水平较高,大多说汉话。

  • 另户

    清代旗籍中立户单位和上等旗人之称。嘉庆《清会典》卷67载:“凡户之别,曰另户,曰※户下,户下之※开户者亦曰另户”。乾隆四年(1739)规定:八旗编审人丁,以18岁以上者核明入册,分别记注在“另户”、“

  • 恩州得里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12宫下均设抹里。恩州得里为辽道宗※太和宫下之一抹里。“※得里”,曾作辽太祖※弘义宫

  • 挞懒

    见“完颜彀英”(1161页)。

  • 孤稳斡鲁朵

    见“崇德宫”(20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