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屋质定变

屋质定变

又作“乌哲定变”。契丹建国初期所平息的一起王位争夺事件。屋质(清代译“乌哲”),即耶律屋质,辽太宗时重臣,累官惕隐,掌皇族政教,尤得淳钦皇太后器重。大同元年(947)四月,辽太宗耶律德光伐晋还军,卒于栾城(今河北栾城县),随军臣将拥立人皇王耶律倍子耶律阮在柩前即位,是为辽世宗。淳钦太后闻之不允,以阮父走投后唐,逆人之子不当立为由,遣耶律李胡(太宗弟)将兵抗击,与世宗将耶律安端、耶律刘哥等战于泰德泉,败归。闰七月,亲举重兵,与世宗军在横渡隔潢河(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对阵,大战一触即发,人皆恟恟相谓曰:“若果战,则是父子兄弟相夷矣!”时屋质从奉太后,世宗以屋质善筹,奉书屋质以试太后。屋质从中斡旋,力主言和。以“人心一摇,国祸不浅”,“李胡、永康王(耶律阮)皆太祖子孙,神器非移他族”为由,据理规劝太后议和;又以“国家之忧未艾”,“释怨以安社稷”,避免骨肉相残的道理,以谏言世宗,罢兵和议。往返数日,双方同意面见。当其见彼此“怨言交让,殊无和意”时,又直言指出“太后牵于偏爱,托先帝遗命,妄授神器”之不妥,及世宗“擅立,不禀尊亲”之非,又鉴于李胡“暴戾残忍,人多怨,万口一辞,愿立永康王”之势,表明以永康王耶律阮承位,“顺天合人”之意。并以“礼有世嫡,不传诸弟”为由戒耶律李胡勿夺帝位。时太后兵无斗志,多投世宗,太后亦感先帝“太祖遭诸帝之乱,天下荼毒,疮痍未复,庸可再乎!”(引均见《辽史》卷77)迫于形势,许立耶律阮。经屋质从中游说,避免了一场皇室内部大战。皇位之争虽罢,斗争未已。未几,以有告李胡与太后谋废立,徙李胡于祖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禁其出入。

猜你喜欢

  • 载勋

    1854—1901清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庄亲王奕仁次子。同治十一年(1872),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光绪五年(1879),袭庄亲王爵。二十六年(1900),趁义和团入京师,谋借义和团排外,以达废立之

  • 胞族

    原始社会介于氏族和部落之间的社会组织。通常由一个母氏族分裂的几个女儿氏族结合而成,或为二个以上有共同利益的氏族之联合。同一胞族各氏族互称兄弟(或姐妹)氏族,同一部落不同胞族的氏族互称从兄弟(或从姐妹)

  • 北魏世祖

    见“拓跋焘”(1358页)。

  • 左郡左县

    南朝时在部分南方民族地区建立的一种特殊地方行政机构。先后在南豫州、荆州、司州、郢州、雍州、益州、江州、湘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置,据《南齐书·州郡志》载:共有左郡65,左县138。与内地郡县不同,多以原

  • 率宾故地

    勿吉(靺鞨)族率宾部所居之地。“率宾”之地,始见于《新唐书·渤海传》,言以其地置率宾府。《辽史》称古有率宾国,当为勿吉(靺鞨)族诸部之一。“率宾”本水名,即发源于今黑龙江省东南部太平岭和吉林省东北部盘

  • 祈命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北境。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明于其地置祈命簇长官司,管理该族事务。永乐十二年(1414)十二月,其族遣人入朝贡马,赐以钞、币、袭衣等。后,洪熙元年(1425

  • 虎斯

    契丹语音译。亦作“虎思”,“有力”、“强大”之意。辽天显(926—938)年间,耶律郎因勇敢有力,每战辄克,被人呼为“虎斯”。辽末耶律大石西征后所建的都城号虎思斡鲁朵,其中的“虎思”,亦取是意,即“强

  • 春稽

    清代新疆地名。见《新疆识略》。《乾隆内府舆图》作椿集,宣统《新疆全省舆地图》作春济。从乾隆朝起,即为中国设喀伦(卡)之地。后被沙俄侵占。即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恰伦河口东琼札。

  • 岳讬

    1599—1639清初宗室重要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孙,大贝勒※代善长子,初封台吉。后金天命六年(1621)奉命统兵略明奉集堡。参加辽沈大战,追击明总兵李秉诚至白塔铺。随父攻扎鲁特部,

  • 谦河

    河名。又作欠河、剑河。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乌鲁克穆河。蒙古国建立前,吉利吉思(又作乞儿吉思)、撼合纳(又作合卜合纳思)、兀儿速(又作乌斯)、秃巴思(又作秃八、谦谦州)等部沿河而居。元太祖二年(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