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岭北驿站

岭北驿站

元代蒙古地区之驿站。岭北行省为元明统治集团的“兴王故地”,早在成吉思汗时代,就已有通往内地和西域的驿站,供官吏和使臣往来及运送粮饷之需。至窝阔台汗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正式建立驿站制度,扩大驿站的路线,和林至中原设37站,至察合台、拔都封地亦设站。元世祖定都大都(今北京)后,屡整顿蒙古地区驿道,成为联系腹里(中书省直辖地区)和北疆的动脉,时“北方立站帖里干、木怜、纳怜等一百一十九处”(《元史·地理志》),其中帖里干道有57站,木怜道38站,纳怜道有24站。纳怜道为“专备军情急务”而设,只许悬带金银字牌面,通报军情机密之重要使臣经行。驿站多选择近捷便当,所经道路平稳,便于交通的践线建立,各站之间的站距不一,一般从五六十里至百数十里不等。有的因站距过长,在道半别置官舍,称“腰驿”。后因战争、灾荒、地震等原因,曾因事制宜进行调整。设驿令、丞、提领治理。驿站设有驿舍,为来往使臣按规定提供食宿、驿马,使臣或官员自备的马匹称“长行马”,由驿站按规定供给草料,驿站定额以外备用马匹称“贴马”,由站户在家喂养,以备急用时顶替。备有车辆的驿站,承担运输贡品及急需物资。还备有牛、骆驼等交通工具。

猜你喜欢

  • 内大臣

    清代供职君侧的大臣。侍卫处置此,凡6员,秩一品。此缺,有奉特旨补授,亦有将散秩大臣、八旗都统、前锋及护军统领、各省满洲将军等职名开列以供皇帝挑选者。如将该大臣放补将军、总督者,其内大臣事务另行简选以“

  • 闰振单于

    ?—前54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屠耆单于从弟。原任匈奴休旬王。宣帝五凤二年(前56),率所部五六百骑击杀左大且渠,并吞其兵,在西边自立为闰振单于。四年(前54),率兵击自立于东边的郅支单于,兵败被杀

  • 哈尔

    撒拉语音译,意为“户长”、“长老”、“头人”。旧时撒拉族基层社会组织孔木散(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远亲组织)内部事务的管理者。流行于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等地。每个孔木散都有各自的哈尔,多由富有者

  • 花腰摆夷

    见“花摆夷”(999页)。

  • 宣慰司架阁管勾

    官名。为宣慰使属员。元代置,秩正九品。参见“宣慰使”(1747页)。

  • 察赤

    即“者舌”(1348页)。

  • 普查

    佤语音译。解放前云南西盟佤族地区对贫困户的称谓。随着佤族从刀耕火种向锄耕农业过渡,个体家庭经济迅速发展,出现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占有的不平衡,从而区分出来的贫困阶层。因种种原因,一般占有耕地不多,或所

  • 拨绰

    蒙古国宗王。又译不者克。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孙,※拖雷子。骁勇善骑射。元太宗七年(1235),随拔都西征。九年,与蒙哥率军2万、船2百艘,大败钦察、阿速,擒杀钦察首领八赤蛮、阿速首领合赤儿·兀古列。

  • 福三卫

    见“福山卫”(2412页)。

  • 火斌

    ?—1554明代抗倭英雄。蒙古族。明成祖将、同安侯※火真裔孙。永乐七年(1409),火真随丘福出征蒙古战死,子孙世袭浙东观海卫千户。嘉靖(1522—1566)间, 中武举。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