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御制惠远庙碑

御制惠远庙碑

碑名。清世宗为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所建驻锡庙碑。雍正六年(1728),因西藏阿尔布巴之乱,移七世达赖喇嘛于理塘。次年,诏于打箭炉西北之噶达城(藏语音译,今乾宁县城)建寺,八年(1730)建成,赐名“惠远庙”,藏语全名为“噶丹央拉金巴当雄祖拉康”,意为“具喜遍施经堂”,移达赖喇嘛驻锡。九年(1731),雍正帝为该庙撰文刻碑,该文收于《卫藏通志》内。主要记载清廷兴黄教的政策,弘扬佛法,多建庙宇,以“佐助王化”。该庙仿西藏大昭寺而建,耗银40万两,方形院落,边长200丈,围墙高1丈,内经堂1座,高3层,达赖喇嘛寝宫辉煌,殿堂、楼房千余间,平房400间。达赖喇嘛居此6年,闻习佛法,修持本尊,广施教法,于雍正十三年(1735)返回西藏。对研究西藏地方与清中央政府以及藏、满两族关系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貊弓

    名弓名。汉魏时“小水貊”(貊之别种,居今鸭绿江以西地区)人所制,故名。《后汉书·高句骊传》:“小水貊,出好弓,所谓‘貊弓’是也。”

  • 天山

    西域古山名。见《汉书·武帝纪》。《汉书·西域传》称北山,为东起车师前王廷(今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西至疏勒(今新疆喀什)一带之山,即今天山山脉。《后汉书·明帝纪》、晋《西河旧事》、《魏书·西域传》等均称

  • 贡乔旺徐巴

    1768—?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三十一任堪布。藏族。出生于东加地方之赛仲噶敦家族。幼年学习藏文,后作嘉木样之秘书,以赛仲家族后裔,获准入拉卜楞寺学经,拜华热·旦本却为师,学习五部大论。任大会堂翁则师,后

  • 邕州

    古州名。唐贞观六年(632)以南晋州改置,属岭南道。治所在宣化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南郁江南岸)。五代后晋天福七年(942),改名诚州,南汉复名邕州。宋因之,属广南西路。向为岭南一大都会及峒僚

  • 丙兔

    ?—1588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属部委兀慎领主。蒙文史籍作炳图伊勒登,汉籍又译作兵兔、宾兔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第四子,与鄂尔多斯部吉囊孙宾兔同名。领委兀慎部。嘉靖三十八年(1559),随俺答汗进入西

  • 后唐昭文睿武光孝皇帝

    见“李存勖”(1030页)。

  • 木末城

    南北朝时期柔然建立的古城。柔然可汗丑奴(508—520年在位)时所建,为柔然建立城郭之始。柔然为游牧民族,随水草畜牧,以毡帐为居。北魏熙平元年(516),丑奴西征,大破高车,复其旧土,“始筑城郭,名曰

  • 消奴部

    高句骊5部之一。“消”,一作“涓”、“捐”。亦称西部。5部按分布方位,以东、西、南、北、内命部名,该部位于西部,故称。5部中原以其部人为王,汉代被桂娄部人取代,直至高丽国亡(668)一直未变。但地位仍

  • 纳闷竜

    傣语音译,意为“大万田级”。旧时云南西双版纳车里宣慰使根据下属官员社会地位高低和职务大小所划分的等级官田之一。详见“探朗召曼纳”(2039页)。

  • 叭憨

    见“昆憨”(14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