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总制院

总制院

元代官署名。一作释教总制院。元世祖于中统元年(1260)封乌思藏高僧※八思巴(1235—1280)为国师(后升号帝师、法王),命统领全国寺院僧尼。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命八思巴领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务,设院使、副使各数人,其院使位居第二者,须经八思巴辟举以僧人充任。二年,遣官员从八思巴及其弟乌思藏三区最高执法官白兰王恰那朵尔只(又作恰那多吉,1239—1267)于吐蕃之地行郡县制,调查户籍,设置驿站。于吐蕃全境依原建置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三处,一为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约当今前藏、后藏、阿里以西之拉达克地区);二为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约当今青海、甘肃及四川北部藏族聚居地区);三为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约当今四川、云南及西藏东部藏族聚居地区)。宣慰使秩从二品。至元十六年(1279),元灭南宋前后,又在全国各地设置释教总统所等机构,任命陇西、四川、江南、江淮等地僧人为总统、总摄等僧官,管理当地寺院僧尼事务。二十五年(1288),尚书右丞相桑哥以总制院所统吐蕃诸宣慰使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应有所崇异,乃以唐朝在宣政殿召见吐蕃使臣故事,奏准改名宣政院,以帝师领院事,成定制。参见“宣政院”。(1746页)。

猜你喜欢

  • 陶克陶

    1863—1922清末民初抗垦斗争组织者。又译作陶克涛、陶各陶、陶什陶、套克套、脱克脱、陶克陶胡等。内蒙古郭尔罗斯前旗北部塔户域人。蒙古族。姓包。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因反对清政府的移民开垦政策和旗札萨

  • 胪滨之战

    近代沙俄侵略东蒙古地区的战争之一。1912年,沙俄驻呼伦贝尔领事乌萨蒂操纵和唆使蒙古封建上层发起所谓“独立”运动。2月2日,叛军4000人,与化装叛军的沙俄侵略军1个营,向胪滨城(今内蒙古满洲里市)发

  • 桃花石

    7—14世纪中亚诸部族对中国或汉人的称呼。引伸为“古老”、“崇”、“优质”之义。有“大魏”音译,“拓拔氏”音译、“唐家”或“唐家子”音译诸说。始见于7世纪初罗马史籍,后在鄂尔浑突厥碑铭、马合木·喀什噶

  • 伊希丹毕札拉参

    即“伊希丹毕坚赞”(812页)。

  • 阿都优洛波哇抹阶凯埃

    西藏珞巴族苏龙为奴隶主所服徭役之一。系为主人盖房、搬迁、械斗、抢亲、宗教祭礼、娶亲嫁女、节庆晏请及“优尔巴”等各种活动的综合人役称谓。其有以男或女投役、男女共投役以至举家投役等形式,无劳役期限额。其中

  • 奚回离不

    见“回离保”(781页)。

  • 札纳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洮州卫,在今甘肃临潭县境。成化二十年(1484),其首领派族人赴京贡佛像、马、驼、盔甲等物,赐以彩缎、绢、钞等。弘治元年(1488)、六年(1493)、十三年(1500)、正德二年(

  • 宁纯

    唐廉州刺史。字如和。岭南道钦州人。族属乌武僚(壮族先民)。隋合浦太守宁宣之子。自幼聪敏,颇善诗书。唐武德(618—626)初,父病卒,唐高祖下诏钦准其袭父职。勤于政务,抚众有方,州民各安生业,社会秩序

  • 谢匮可汗

    隋末唐初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氏。※达头可汗玷厥孙,咄陆(又作都六)之子。原是西突厥小可汗。隋大业五年(609),炀帝西巡时,遣使求婚,继受隋臣裴矩诱纵,攻其侄泥撅处罗可汗,迫之退守时罗漫山(今新疆哈密北

  • 喀勒达所

    见“可里踢千户所”(4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