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恰克图互市

恰克图互市

清代中俄贸易交往。雍正五年(1727),中俄签订布连斯奇条约。次年五月十八日,又于恰克图签订划定蒙古地区边界条约。条约第四款规定:开祖鲁海图、恰克图和尼布楚为两国贸易地点,两国商人均可于其地盖房建栅。后两国各于边境一侧建立“城镇”(或称“货圈”)。俄城建于恰克图河附近,呈正方形,四周围以木栅,设3门,置兵防守。设教堂、官衙、税局、房舍、兵营、货栈,称“恰克图”。清朝政府建城于俄城正南130米左右地方,城呈矩形,宽360余米,长600余米,四周各有一门,置兵把守。有理藩院司官一员驻扎,称“买卖城”。同年七月,双方正式开市,贸易开始时并不甚景气。乾隆二年(1737),中俄北京互市停止后,始趋活跃。贸易以货易货。大宗交易一般定于每年二月进行。凡内地商人前往,皆由理藩院给予照票。由直隶出口者,至察哈尔都统或多伦诺尔同知衙门领票;自山西出口者,至绥远城将军衙门领票。俄商多以毛皮易换中国金、银、丝绸、布疋、茶叶、大黄及陶瓷器皿等。二十七年(1762),以俄国擅增货税(一说妄报失马),停止互市。三十三年(1768),在俄国商务委员恳请下,又复市。四十三年(1778),因俄国少校妄自尊大,彼此发生龃龉,复停市。四十四年(1779),允新任俄国少校要求,再次开市。四十九年(1784),以库伦商民靳明往乌梁海地区贸易,货物为俄属布里亚特人劫夺,俄国政府非但不遵双方议定条款严办,且一味推诿包庇。次年,互市被迫再度停止,并于各地查禁大黄出口。大黄为俄国获利最多之垄断商品,贸易停止后,俄方迫于需要,于五十六年(1791)又恳求复市。次年互市恢复。双方议定,嗣后不得再发生违反恰克图条约之事,两国商人,应由地方管理。互市恢复不久,贸易又趋活跃,至嘉庆五年(1800),贸易额已较第三次闭市之前增加一倍。鸦片战争后,因英国纺织品涌入中国市场,加之俄国请求于伊犁、塔尔巴哈台重新开辟互市场所,后逐步走向萧条。

猜你喜欢

  • 罗什

    ?—1661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初任牛录章京。崇德七年(1642),随军征明,率本甲喇兵败敌。顺治元年(1644),入山海关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以功,授牛录章京世职。继随豫亲王多铎南征,于潼关山

  • 辽天祚帝

    见“耶律延禧”(1309页)。

  • 屈利水

    古水名。所指众说不一,主要有4说:旧一说是“匋利水”之笔误,即今嫩江下游西岸支流洮儿河;或说为洮儿河北之绰尔河。今人或认为是绰尔河北之雅鲁河,或说是嫩江中游西岸支流诺敏河。南北朝时,从东北重镇和龙(今

  • 海朱亥

    蒙古语译音,其意为用布制作的小人,是儿童的玩具。起源于萨满教的偶像崇拜。玩具以白布制作,塞羊毛或棉花等物,然后画出眉、眼、鼻、口,并用黑线绣出各种发式,穿着蒙古袍,用不同脸谱和服饰可做成不同人物。玩时

  • 温敦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温都、温屯等。来源于部名。散居来流水(今拉林河)以南,匹古敦水(今吉林安图县境古洞河,一说为阿什河东之蜚克图河)以北地区,阿跋斯水(今吉林敦化县北勒福成河)是其聚居中心。金朝建

  • 鸡鹿塞

    汉代地名。位于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隶朔方郡,为汉边地要冲。汉使、汉军常出其地入匈奴。西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呼韩邪单于朝汉后,汉遣将士护送单于出其地,留卫单于。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车

  • 侯力归

    勿吉官员。又作俟力归。勿吉族。北魏景明四年(503),奉命使魏朝贡。自是迄正光年(520—525),勿吉朝魏贡使不断。

  • 北方和东北古族名。一作秽、;有说《诗经·大雅·韩奕》“其追其貊”之“追”,即。是“貊”的单称(一说与貊是两个族称,周初至春秋初才混合为一族)。有人认为,

  • 答刺麻八剌

    1264—1292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孙,太子※真金次子。父卒,以皇孙,深受世祖钟爱。至元二十八年(1291),出镇怀州。至赵州,惩从卒之扰民者以戒众。未至镇,以疾召还。次年,卒于大

  • 和硕特北左末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茶卡札萨克旗。雍正三年(1725),封伊什多尔札布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4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东至柴吉齐沁接北前旗界,南抵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