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旗袍

旗袍

清满洲旗人妇女的服装。因脱胎于满族妇女的长袍,满族被称为旗人,故称。顺治初年开始流行于中原地区,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普遍穿着。初时袖口平而肥大,腰身宽大直统,下摆不开衩,长可掩足,身上绣以各种纹饰。以后变化多端,领有高、低,袍、袖有长、短,衩有深、浅之分,但均为小腰身。至20世纪到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后来还传至国外,成为流行广泛的一种女性服装。

猜你喜欢

  • 狄后

    春秋时周襄王的王后。亦作隗后、媿后、叔隗。出身于赤狄,隗姓。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宋襄公意欲充当霸主,被楚国捕获,华夏诸侯一时无霸主。周襄王十三年(前639),郑文公企图称霸诸侯,控制东周王室,攻打与

  • 苗总牌

    ?—1439明正统年间苗民暴动首领。贵州计砂人。苗族。正统四年(1439),与苗金虫率众起事,联络洪江等地※生苗,自立统千侯、统万侯名号,分据地方,抵抗明军进剿。贵州总兵官萧授、都指挥郑通、都督吴亮调

  • 钳耳种羌

    东羌的一支。参见“虔人种羌”(1863页)。

  • 查个只

    见“耶律查哥”(1316页)。

  • 阔里哈

    即“库力甘”(1109页)。

  • 乌孜别克语

    我国乌孜别克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使用人口约1.5万人(1990)。在前苏联境内有1641.4万(1989)人使用这种语言,汉文习惯上把这种语言的名称写作乌兹

  • 曹元深

    ?—945五代时,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次子。后晋天福五年(940),兄曹元德卒,继任。七年(942),自称“归义军节度使、检校司徒兼御史大夫”。遣使贡于晋。八年被后晋授为检校太傅,沙州归义军节度使。

  • 秃发利鹿孤

    ?—402十六国时期南凉国主。河西鲜卑人。秃发氏。※秃发乌孤弟。原任凉州牧、西平公。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兄卒,嗣位。徙居西平(今青海西宁市)。次年,改元建和。遣弟秃发傉檀败后凉兵于三堆,并进围其

  • 漠咱帕尔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乌什人。乌什郡王品级※霍集斯长子。初隶准噶尔部。乾隆二十年(1755),从父附清。翌年,随布拉呢敦及父招抚南疆。寻布拉呢敦、霍集占(即大小和卓木)引兵反清,受命为乌什伯克。二十三

  • 巴赫什

    源自梵文,意为“书写员”、“录事”。当回鹘文在突厥语各部族通行时,用来称呼通晓回鹘文的录事。※叶尔羌汗国时期为汗的私人秘书、近臣。与蒙元时期之“必阇赤”,清代之“笔帖式”或“笔且齐”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