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木杆可汗

木杆可汗

?—572

南北朝时突厥汗国可汗。又作木汗可汗、术汗可汗,亦作突厥大伊泥温木汗或阿史那木可汗。名俟斤,又名燕尹、燕都。阿史那氏。突厥汗国创始人※阿史那土门可汗子。西魏废帝二年(553),乙息记可汗科罗卒,嗣立,号木杆可汗。以智勇著称,务于征伐。继位后,率兵破柔然,迫邓叔子逃西魏。恭帝二年(555),西魏为结好突厥,收缚邓叔子以下3千余人,付突厥使者,尽斩于青门外。柔然汗国亡,突厥汗国代之君临漠北,移牙于郁都金山(又作于都斤山,今杭爱山支脉),自诩为漠北游牧民族最高汗权的合法继承者。次年,联兵西魏攻破吐谷浑,虏其主夸吕之妻及大量珍物。与西魏和好关系日增,势力日盛。进而东破契丹,北并契骨(黠戛斯),并于北周保定二年(562)至天和三年(568)与波斯联军破西域大国哒,杀其王。以乌浒水为界,瓜分其地,“威服塞外诸国”(《北史·突厥传》),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及康、安、石等葱岭东西诸城国均归服,其疆域东自辽海(今鸭绿江),西至西海(今里海,一说咸海),南起沙漠,北达北海(今贝加尔湖),五六千里,为突厥鼎盛时期。在位期间,结好北周。在北周、北齐相争中,奉行厚周薄齐政策,屡遣使北周,贡献方物,并以女许武帝宇文邕。保定三年(563),率骑20万(一说10万)与周将杨忠联兵伐齐,次年会攻晋阳(今山西太原),掠获甚众。天和二年(567),遣使罗莫缘送女于周。终其一世,与北周始终保持和好关系。

猜你喜欢

  • 尼母曷烈因稍瓦直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尼母曷烈因稍瓦直为辽景宗※彰愍宫下之一抹里。又,辽道宗※太和宫

  • 沐诚

    1457—1482明朝将领。书法家。字择善。安徽凤阳府定远县(今安徽定远县)人。回族。世居云南。幼诵《孝经》、《论语》诸书。既长,娴韬略、工咏吟、善草书。成化十年(1474),袭云南左卫佥事。十六年(

  • 苾伽可汗

    见“毗加可汗”(1649页)。

  • 买奴

    ①元朝官员。哈剌鲁人。世祖近臣※答失蛮子。幼习蒙古文、畏兀儿文。及长,袭父职为博尔赤(司膳)。武宗至大(1308—1311)年间,任御药局达鲁花赤。仁宗皇庆(1312—1313)初,升监察御使,分巡岭

  • 九姓乌古斯

    见“九姓回纥”(36页)。

  • 起儿漫

    西域古地名。见《辽史·天祚本纪》。西辽创建者耶律大石于1131年从寻思干(今撒马尔罕)至此。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布哈拉东北克尔米涅。

  • 辽上京故城窑

    契丹王朝时期重要烧瓷窑址。位于辽上京临潢府故城皇城内(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2里)。约建于辽道宗大康年间(1075—1084)。窑址呈圆形,与江西景德镇窑形略有不同。规模不大,南北约80米,东西约5

  • 嘉绒语

    我国四川部分藏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也有人认为属藏语支。分布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理县、马尔康县、小金县、金川县、壤塘县、红原县、黑水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色达县和雅安地区

  • 把都儿台吉

    见“阿穆尔达喇达尔罕”(1252页)。

  • 厘钞

    元代小面额纸币。指五文以下中统钞。世祖中统元年(1260),始印行中统元宝交钞,面值由十文至二贯文共10等,无厘钞。元人称钞一贯为一两,百文为一钱,十文为一分,一文为一厘,故五文以下钞为厘钞。至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