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田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纳公粮,但需替土官砍柴薪,故名。一旦不服此项劳役,土官即将土地收回。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纳公粮,但需替土官砍柴薪,故名。一旦不服此项劳役,土官即将土地收回。
1943—1944年新疆富蕴等地反对盛世才暴政之武装斗争。1943年夏,在达力里汗和乌斯满等率领下,富蕴(原柯克托海)、承化、青河3县哈萨克牧民举行暴动。在国民党4000多官兵追击下,乌斯满率部经沙尔
藏族部落名。位于西藏班戈县境内,北越扎加藏布河,南近巴木错湖,东北临安多县,呈南北长、东西窄之长条形,水草丰茂。最初居民仅数户,后纳木错湖畔牧民陆续迁入,遂形成一大部落,定名“朗如”,意为“来自纳木错
又称“回回教门”,或简称回教。是中国对伊斯兰教的古称之一。最早见于明初回回人马欢著《瀛涯胜览》一书。自宋以来,汉文史籍中,多用回回一词泛称国内外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族或国家,因而伊斯兰教也习称为“回回
? —1784清初回民起义首领。又名田富。甘肃海源小山(今属宁夏海源)人。回族。幼时师事哲赫林耶派创始人马明心,为“海里凡”(学生之意)。挂幛(结业)后,为阿訇,世称为“田五阿訇”。乾隆四十六年(17
899—937辽太子。小字图欲,又作突欲、托允、托云。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长子。一度为东丹国主,世称“东丹王”。聪敏好学,平生崇儒,文才显赫一时,能写善画,通阴阳,知音律,精医术。喜藏书,购书至万
书名。宋末元初之诗集。泉州穆斯林蒲寿晟撰。原集已佚,今本从《永乐大典》检辑,共6卷,诗近300首。其中有130余首写于南宋宝祐至咸淳初期(1253—1270),余多写于元初。对宋末元初旅居泉州的海外穆
藏语音译,亦作“唐卡”。藏族绘画。原意是写在布上的文告,后指为寺庙供奉而绘于布底上的壁画和卷轴画,内容以佛像、佛教故事为主,也有少数历史传说题材。一般中间为佛像,两旁为小佛像、菩萨、传承祖师像等,衬以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喀尔喀札萨克旗。雍正三年(1725)置。封根敦为札萨克一等台吉,掌旗务。下设一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在青海湖南岸。东至察罕哈达,南至南山
?—336十六国时期前燕宗室、将领。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慕容廆少子,慕容皝弟。受命镇守平郭(治今辽宁熊岳县东)。东晋明帝太宁三年(325),统左翼军,配合兄皝大败宇文乞得龟,获民
见“合里直”(834页)。